一窑四线平拉玻璃熔窑设计.pdf
上传人:13****51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5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一窑四线平拉玻璃熔窑设计.pdf

一窑四线平拉玻璃熔窑设计.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摘要介绍了260~300td一窑四线平拉玻璃熔窑的设计情况,包括:熔化部设计,分支通路的布置原则,分支通路长度尺寸的设计,全窑池底结构形式和不同池深的窑底结构处理。关键词平拉玻璃熔窑设计天津玻璃厂是我国采用平拉工艺(格法)生产平板玻璃的重点骨干企业。该厂于1986年全套引进了比利时格拉威伯尔公司(Glaverbe1)的平拉玻璃生产技术及主要设备。建设初期为一窑二线,并留有可热接第三线的接口。后来在不停产的情况下,成功地热接了第三线,建成了国内第一条一窑三线的平拉玻璃生产线。长期稳定地生产2mm厚优质薄玻璃,工厂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为国内多家平拉玻璃企业提供了技术支持。随着天津市城市建设的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要求,该生产线所在的地理位置已被规划为商住区,玻璃厂需要搬迁到新址。由于原一窑三线已经完成了两个窑期近17年的运行,拆后可利用的设施已不多,以及要扩大生产能力的考虑,工厂决定新建一条一窑四线平拉玻璃生产线。设计熔化能力260~300t/d,燃料为重油,窑龄8年,玻璃原板宽度4000mm,耐火材料立足于全部国产,现将有关设计情况介绍如下:1熔化部设计在80年代引进的一窑三线平拉玻璃熔窑,从窑型尺寸到各部位细部结构看,该熔窑的熔化部在现在看来仍是一座200t/d级的技术比较先进的熔窑。本次工厂搬迁需要新建同样技术先进的一窑四线,熔化能力为260~300t/d的熔窑,并要积极采用近年来的各项熔窑新技术。本设计确定一窑四线平拉玻璃熔窑的熔化部,采用近年来在国内浮法玻璃熔窑上广泛采用的熔化部结构形式,并以某建成投产多年的300t/d浮法线熔窑做为参照,进行熔化部设计。1.1熔化部主要尺寸的确定按照熔化部的池宽尺寸计算公式:B=9000+(P-300)×7求得该熔窑(按P=300t/d)的熔化部池宽为:B=9000mm。对于浮法玻璃熔窑来说,熔化部和熔化区的长宽比分别为:K1=3~3.3;K2=1.8~2.0。对于平拉玻璃熔窑来说,为了保证长通路末端玻璃液的成形温度,这两个比值要取得小一些,初步设定熔化部的长宽比为:K1=2.9;熔化区的长宽比为:K2=1.85。计算出熔化部和熔化区池长的初步尺寸:熔化部池长:L=9000×2.9=26100mm,熔化区池长:Ll=9000×1.85=16650mm。根据这两个初步的长度尺寸设定以下数据:1#小炉前长:La=3500mm,小炉对数:Pn=5小炉中心线间距:1#~4#:3100mm,4#~5#:2900mm,5#小炉后长:Lz=10300mm。与浮法熔窑相比,末对小炉后的尺寸要偏小一些,主要是为了提高进入通路的玻璃液温度,以保证通路末端玻璃的成形温度。根据以上的设定数据,求出一窑四线熔窑的熔化区和熔化部的实际池长尺寸如下:熔化区池长:3500+3100×3+2900+1000=16700mm。熔化部池长:3500+3100×3+2900+10300=26000mm。熔化部池深:1180mm(同一窑三线)。1.2投料池结构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全窑宽投料池”结构,对于大型横火焰玻璃池窑来说是一项重要的新技术。近年来,国外新建或改建的大型横火焰玻璃熔窑上多已采用了全窑宽投料池结构。全窑宽投料池的优点是:投料口结构简单、增加熔窑的熔化能力、提高玻璃液的熔化质量、节能降耗、节省建设投资。国内多家玻璃厂已在新建或改扩建的熔窑上采用了全窑宽投料池结构,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果,显示了全窑宽投料池的优势,已是国内一项成熟可靠的玻璃熔窑新技术。本一窑四线熔窑确定采用全窑宽投料池:池宽9000mm,池长1700mm。前脸墙采用L型吊墙及其配套密封设施。l_3燃烧系统原一窑三线熔窑为4对小炉,采用顶插式燃油喷枪,顶插式喷枪燃烧效率高,在大型玻璃熔窑上常被采用,但这种喷枪目前国内还无厂家生产,需要引进。而另一种在国内玻璃熔窑上大量采用的“炉下式燃油喷枪”,也是燃烧效率较高的喷枪,国内有多个厂家生产此种喷枪及系统,配套方便。炉下式燃油喷枪在操作和维修方面,比其他类型的喷枪都简单容易。本一窑四线熔窑确定采用国产的炉下式燃油喷枪及配套系统,5对小炉,每个小炉两支枪。2通路设计通路是平拉玻璃在进入成形室之前要经过的关键部位,此部位直接关系到平拉玻璃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一窑四线的通路设计是按以下的原则进行的:首先根据生产操作要求确定好四条分支通路的分布位置形式;然后根据通路温降情况和通路结构要求确定各分支通路的长度;最后在通路窑体结构上进行配套设计。2.1四条分支通路横向分布尺寸的确定原一窑三线的通路布置形式为:直形横通路连接三条平行的分支通路,运行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