悯农原文及教案.docx
上传人:Ja****23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8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悯农原文及教案.docx

悯农原文及教案.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悯农原文及教案悯农原文及教案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悯农原文及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悯农原文及教案1悯农[唐]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注释:禾:谷类植物的统称。餐:一作“飧”。熟食的通称。译文:农民在正午烈日的暴晒下锄禾,汗水从身上滴在禾苗生长的土地上。又有谁知道盘中的饭食,每颗每粒都是农民用辛勤的劳动换来的呢?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学会“禾、日、午、下、土、中”这6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新词,认识“汗、谁、知、盘、粒、辛、苦”的读音。2、理解每行诗的意思和全诗内容,练习用自己的话说说全诗的内容。(二)能力教学点:通过学习古诗,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在学习生字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学会看图,培养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三)德育渗透点:使学生懂得农民劳动的艰辛,知道粮食来之不易。教育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爱惜粮食。实践和创新能力二、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重点:理解古诗内容,学习生字。难点:会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解决办法:教师要通过范读,领读,指导学生读好古诗,结合看图,体会诗意。三、课时安排:2课时四、学生活动设计学习生字时,先让学生自学,然后进行猜字、抢读、找朋友的游戏。五、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1、借助拼音读熟课文,理解字、词意思,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练习背诵。2、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分析字形、学习生字,并练习默写古诗。(二)整体感知这篇课文是一首古诗,全诗共4行,两句,有两幅插图,第一句讲农民头顶烈日,在田间辛勤劳动,第二句讲作者看到农民辛苦劳动后的感想:粮食来之不易,粒粒饱含着农民的艰辛劳动之苦。(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启发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吃的粮食是怎么来的吗?农民伯伯种地可辛苦了,每一粒粮食都饱含着他们的心血和汗水,下面大家就跟着老师一起去看看农民伯伯是怎样种田的。(板书课题:4悯农)(二)初读古诗,大致了解图意。1、出示投影1图上画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2、出示投影2图上画的什么人?在做什么?3、借助拼音让学生读准每个生字的音,把全诗读正确,读熟。4、使用生字卡,盖上音节,检查学生对字音掌握的情况。读诗时,下面几个字,指导读准谁,翘舌音,读shu0知,读“zh9”,不读“z9”5、指名读古诗,教师予以指导评价6、教师范读,指导读(三)理解古诗内容1、学习第一句(1)指导学生仔细看图,农民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做什么?他怎么样了?(2)结合句子理解“日当午”“滴”、“禾下土”(3)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的意思(炎热的夏天,中午最热的时候,农民顶着烈日给禾苗锄草。农民累得全身是汗,汗水一滴一滴地滴到禾苗下的泥土里)(4)通过学习这两句,你想到了什么?体会农民劳动辛苦的情景。2、学习第二句(1)过渡语。看到了这样的情景,作者想到了什么?(2)齐读第二句,体会“盘、餐、粒粒、皆”这些词语的意思。盘——碗里餐——饭粒粒——每一粒皆——都(3)想象第二句话的意思,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谁知道碗里的饭,每一粒都是农民辛苦的汗水换来的)3、用自己的语言说说整首诗的意思4、指导朗读,读准字音和停顿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5、引申、扩展:学习了这首古诗,你懂得了什么?6、小结。粮食来之不易,我们要尊重劳动人民,珍惜粮食。(四)指导背诵:出示悯农(二)读一读教学反思《悯农》是唐代诗人李绅写的一首脍炙人口的感叹诗。这首诗写出了烈日下农民辛苦劳动的情景,在现代也赋予了新的意义,一切收获都是劳动人民辛勤劳动的成果。我们每个人都要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特别是现在提倡节约型社会,珍惜劳动成果、节约社会资源更是每个人的责任。这首诗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早熟记于心,甚至达到倒背如流。对于这样的`古诗又如何进行教学呢?我想尝试新的教学模式,以达到吸引学生的目的。以下就是我的几点创新:一、独特引入,贯穿线索语文课程是一门语言学科。语文教学我认为应从孩子们熟悉的语言故事入手,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所以我在教学开篇就引入了孩子们熟悉的动画人物“卖火柴的小女孩”,孩子们眼前一亮,我随即导入了和食物有关的课题《悯农》。然后以这一线索激励学生为小女孩努力挣得食物,完成了“朗读课文”“认读词语”“认识生字”等教学环节,学习效果较好。二、游戏渗透,兴趣浓厚在朗读课文环节,我变换多种朗读方式,如“自读”、“同桌两人共用一本书读课文”、“指名读”、“黄金搭档读”等。在认读词语环节,我加入了“小老师”进行指导,学生积极性很高,小老师也得到了一次提升锻炼的机会。在认识生字环节,我重点渗透了“游戏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