悯农的教案.docx
上传人:书生****写意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7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悯农的教案.docx

悯农的教案.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悯农的教案悯农的教案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悯农的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悯农的教案1活动目标:1.在会朗诵基础上,理解诗的大意和诗中所表达的情感。2.理解诗中“辛苦”一词,并能用语言表达一句话。3.懂得粮食是农民伯伯用汗水换来的,来之不易,要爱惜粮食。活动准备:古诗、图片活动难点:1.理解诗的大意和所表达的情感。2.学会运用辛苦一词。活动过程:一、幼儿念儿歌《大馒头,哪里来》,引出主题。师:“老师这里有一首儿歌,想请我们小朋友来听听,竖起耳朵听仔细了哦!”1.师:我的儿歌念完了,请你来说说看“大馒头是从哪里来的?”(白白的面粉做出来)白白的面粉哪里来?(黄黄的小麦磨出来)黄黄小麦哪里来?(农民伯伯种出来)2.农民伯伯种出来容易吗?(不容易)附:大馒头,哪里来?大大馒头哪里来?白白面粉做出来。白白面粉哪里来?黄黄小麦磨出来。黄黄小麦哪里来?农民伯伯种出来。农民伯伯劳动忙,大家都要爱惜粮。二、朗诵古诗,解释诗意。(重点)师:还记得《悯农》这首古诗吗?请我们小朋友来念一念。先听沃老师来念一遍,听听我是怎样来念的。1.指导幼儿朗诵韵律节奏及重读音(日、午、土、餐、粒粒、辛苦)。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2.出示悯农的图片。师:沃老师这里有一张农民伯伯锄地的图片,你能看着图片说说古诗中“锄禾日当午”的意思吗?锄禾日当午”:“锄”指锄草的动作,“禾”指庄稼,“日当午”指到了中午太阳当头照。中午太阳当头照的时候,农民在地里松土、锄草。“汗滴禾下土”:农民的汗水一滴滴都滴在禾苗下面的土里,形容农民劳动很辛苦。“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盘”指碗,“餐”指粮食,“皆”都的意思。有谁知道碗里的饭,一粒粒都是农民辛苦劳动得来的。3.师:这整首古诗的意思是:当太阳最热的时候,有一位农民伯伯还在田里锄草,他的汗一滴滴掉到土里。可是有谁知道我们碗里的'饭,都是农民伯伯一粒粒辛苦劳动出来的。三、学习词汇“辛苦”,来说一句话。(难点)师:古诗里有个词语“辛苦”,你知道它是什么意思吗?(很累,很忙)例如:爸爸工作很辛苦。妈妈干家务辛等。师:哪除了农民伯伯,和老师辛苦之外,在你身边还有谁也很辛苦呢?(请个别幼儿说说)幼:爸爸上班很辛苦,妈妈做饭很辛苦,爷爷奶奶送我们上幼儿园很辛苦。(再次出示阿姨打扫卫生的照片及幼儿吃饭的照片)师:小朋友知不知道我们幼儿园除了老师还有谁很辛苦啊?比如:(保育员阿姨每天给我打扫卫生很辛苦,还有给我们做饭的厨师阿姨很辛苦)。四、老师小结。我们应该怎么做呀?教育幼儿要从小爱惜粮食,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我们要爱惜粮食,农民伯伯辛苦种出来,厨房阿姨辛苦把饭菜烧好,阿姨每天给我们打扫卫生,我们要爱惜粮食,把饭菜都吃完,而且要保持地面桌面干净……)悯农的教案2教案目的:1、结合读本和幼儿自身经验,帮助幼儿丰富、深化有关影子的认识,特别是人物的活动和影子的变化之间的关系。2、理解“也”字如何运用,学习运用句型—谁在做什么,谁也在做什么?3、引导幼儿充分观察和讨论图画。4、结合读本内容,进一步深化对光和影子的关系的认识,特别是人物和影子的变化之间的关系的认识。5、帮助幼儿熟悉书中的文字内容。教案准备:大书《影子和我》、幼儿人手一本小书教案过程:1、教师以猜谜的形式引出活动的主题:人人有个好朋友,乌黑身体乌黑头,灯前月下陪着你,却是哑巴不开口。(影子)。教师提问:你在什么地方看到影子?引导幼儿发散思维。教师提出本次阅读的主题—影子: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本很有趣的书。2、教师出示大书:小朋友猜猜这本书在说一个什么?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的见解。3、教师翻开大书的第一页,提问:1)、你看到了图上有什么?2)、为什么要有蜡烛?4、教师:请小朋友猜一猜书上的人会和影子做什么?请幼儿看书的'第二页。教师提问:你看到了小朋友和影子在做,你是怎么看出来的?5、出示书的第三页,将人物遮住,教师提问:我看到了图上的影子了,但是我不知道书上的小朋友做了什么样的动作?你们知道吗?我们一起来做做吧。请幼儿站起来模仿影子的动作。教师掀开遮住的纸张,并请几个模仿得比较象的幼儿站到前面做动作,和大书中的人物比较一下。教师提问:为什么6、出示遮住人物的第四页,教师提问:请小朋友说说这个影子象什么?发散幼儿的思维,引导幼儿说出自己不同的看法。教师提问:你知道小朋友是怎么做的吗?让幼儿比比动作,教师掀开纸张:原来是用手做出了影子的牙齿。7、教师出示遮住影子的第五页,请幼儿说说:墙上的影子会和小朋友做什么样的动作?教师引用原句进行小结。8、出示第六页,教师提问:图上的影子在做什么?小朋友也在做什么?9、教师:我们看看小朋友怎么啦?影子怎么样了?引导幼儿想象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