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笔记.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2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心理学笔记.doc

心理学笔记.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一部分普通心理学绪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一、什么是心理学心理学实验就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的规律的科学。心理学通常把心理现象划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亚里士多德的《灵魂论》描述了人类的各种心理现象,被认为是西方心理学史上第一部心理学思想的著作。1897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冯特被称为“心理学之父”。从学科性质看,心理学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双重性质。二、心理现象心理学通常把心理现象划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心理现象探讨的是人的心里的共同性,个性心理探讨的是人的心理的差异性。心理现象是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的统一体。心理过程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认识过程和情感过程之间的关系:认识过程是产生情感的基础;情感过程反作用于认识过程。认识过程和意志过程之间的关系:认识过程是意志过程的前提;意志过程影响人的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之间的关系:意志行动总是伴随着情感;意志也可以影响情感。个性心理个性心理包括能力、气质、性格等。心理的本质人的心理、意识是高级物质(大脑)的高级反映形式人的心理、意识来源于客观现实,具有社会性人的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映像人的心理、意识是对客观现实的能动的反映心理的生理基础大脑的结构与功能神经系统是人体的司令部,以人脑为核心的神经系统是心理的物质基础。大脑的结构大脑有与人的心理活动密切相关的三个重要部分:大脑皮层、边缘系统和基底神经节。大脑皮层的功能大脑皮层包括感觉中枢、活动中枢、语言中枢和联合区。皮层各中枢也叫投射区。语言中枢是人类独有的高级心理活动中枢。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反射和反射弧反射是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反射弧是反射活动的基础。反射弧包括五个基本环节: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感应器。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是先天固有的、不变的反射,由低级神经中枢控制。条件反射是后天形成的、易变的反射。两种信号系统俄国著名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巴甫洛夫将客观环境中所有的刺激分为两种性质不同的信号刺激物,进一步认为存在两种信号系统: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用具体事物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叫做第一信号系统,如望梅止渴用词语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叫做第二信号系统,如谈虎色变、谈梅生津学习心理学的原则、方法和意义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可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测验法心理学的主要流派构造主义心理学产生于19世纪70年代,创始人为德国的心理学家冯特。他主张用实验的方法来分析人的心理结构。机能主义心理学产生于十九世纪末,创始人是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该学派强调心理学要研究意识的动能。行为主义心理学由美国心理学家华生于1913年创立,认为心理学应该研究可观察的行为,主张认为是“刺激—反应”的联结。格式塔心理学(完形心理学)1912年诞生于德国,首创人是魏特墨,代表人物有考夫卡、柯特等。认为人对事物的认识具有整体性,强调从事物的整体来研究心理。精神分析学派由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于1900年创立。他提出要用精神分析的方法来寻找病人疾病的根源,重视无意识研究。人本主义心理学20世纪50—60年代在美国产生并发展,代表人物有马斯洛、罗杰斯等。他即反对行为主义(第一势力)机械的环境决定论,又反对精神分析学(第二势力)的本能的生物还原论,被称为第三势力。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人与动物本质上完全不同,人的行为主要受自我意识的支配,具有个人发展的潜能,强调这是理解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出发点。认知心理学早起以皮亚杰为代表。奈赛尔。认为要了解人的行为,必须研究它的内部心理活动,重视内部心理过程的研究。注意注意的描述什么是注意注意的概念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两个基本特征。注意的功能1、选择的功能2、跟踪与保持的功能3、调节与控制的功能注意的外部表现注意最显著的外部表现有:适应性动作的出现,无关动作的停止,呼吸变缓,一般是吸的更短促,呼的愈加延长,在紧张注意时,甚至会出现屏息的现象。注意的种类根据注意是否有预定的目的和意志努力,可以把注意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三种。无意注意无意注意也叫不随意注意,是一种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客观刺激物的特点和人的主体状态刺激物的特点:刺激物的强度;刺激物的对比关系;刺激物的活动与变化;刺激物的新异性。人自身的状态:直接兴趣;需要;情绪和精神状态。二、有意注意1、有意注意也叫随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