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立信会计学院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7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doc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2006、2007级本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终考试试题纸(B卷)(答案写在试题纸上无效,本场考试属开卷考试)班级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最正确的答案;每题1分,共30分)1.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指导下,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体现了()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统一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C.事物发展的量变和质变的统一D.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2.计算机网络技术既对社会发展有巨大的作用,又可能对国家安全构成威胁。从哲学上看,这体现了()A.人们的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变化B.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C.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3.意识的本质是()A.各种感觉的综合B.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C.人脑分泌的特殊物质D.“绝对精神”的体现4.反映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是()A.劳动者的经验技能B.生产工具的水平C.劳动对象的质量D.运输设备的状况5.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有两对,一对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另一对是()A.领导和群众之间的矛盾B.先进和落后之间的矛盾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D.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之间的矛盾6."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怕办不到,就怕想不到;只要想得到,就能办得到。"这种说法从哲学上看是()A.坚持主观唯心主义的表现B.坚持客观唯心主义的表现C.坚持唯物辩证法的表现D.坚持形而上学的表现7.真理就是()A.客观事物及其规律B.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C.对人们有用的理论D.被大多数人接受的观点8.“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A.辩证唯物论与旧唯物论两条认识论路线的对立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C.唯物论与唯心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9.计算机网络技术既对社会发展有巨大的作用,又可能对国家安全构成威胁。从哲学上看,这体现了()A.人们的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变化B.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C.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10.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A.事物数量的增加B.事物的一切变化C.质变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11.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A.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B.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C.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D.一部分哲学的基本问题12.“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的说法是()A.主张物质和意识具有统一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B.主张思想就是物质的庸俗唯物主义观点C.夸大了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D.认为世界是绝对精神外化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13.辩证法发展过程中经历的三种历史形态是()A.朴素辩证法、唯心辩证法、唯物辩证法B.唯物辩证法、社会辩证法、自然辩证法C.唯心辩证法、系统辩证法、科学辩证法D.自然辩证法、历史辩证法、革命辩证法14.最初人们把文盲定义为“不识字的人”;后来又把文盲确定为“看不懂现代信息符号、图表的人”;而现在联合国把文盲确定为“不能用计算机交流的人”。从哲学上看,这表明()A.人在确定事物的标准上起主导作用B.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C.人的认识随着社会实践的变化而变化D.人的认识是一个反复曲折的过程15.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A.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B.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C.认识上的“源”与“流”的关系D.理论与实践的关系16.无论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能从客观存在中找到原形,这是()A.唯心主义的观点B.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C.旧唯物主义的观点D.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17.印度一位教授曾对一棵树算了两笔不同的账:一棵正常生长50年的树,按市场上的木材价格计算,最多值300多美元;但从它产生的氧气、减少大气污染、涵养水源、可以为鸟类与其他动物提供栖息环境的生态效益看,则值20万美元。这种算账方法强调了()A.事物存在的客观性B.人类认识的主观性C.事物联系的多样性D.事物运动的规律性18.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因为:()A.科学技术是构成生产力最重要的独立要素B.科学技术是直接现实的生产力要素C.科学技术可以把生产力诸要素组合起来构成现实的生产力D.科学技术渗透到生产力诸要素中并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19.下列选项中,正确说明物质和运动关系的是()A.物质是运动的主体和实在基础,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B.物质是运动的形式,运动是物质的内容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