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企业信用管理》课程教案系(部)金融学系教研室信用管理教研室课程代码学分3必修(√)专业选修()公共选修()课程性质授课专业信用管理授课班级05级信用管理任课教师洪玫职称教授考核方式闭卷考试上海立信会计学院教案(章节备课)第一章概论章次课时安排总学时数:2理论教学时数:2实验教学时数:习题讨论时数:本章就信用管理相关的一些基本概念进行简单阐述,具体包括立足于经济学教学的角度对信用的解释、对中国信用失信现象的探讨、企业信用管理的内容、企业目的信用管理的职能和开展信用管理工作的意义等方面的内容。掌握这些知识对于进与要求一步地了解和掌握企业信用管理的具体工作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信用概述(1)掌握信用及与信用有关的概念(2)理解信用发生的历史条件(3)理解信用风险现的根源(4)掌握我国信用现状及成因本章2、企业信用管理和信用管理意义(1)掌握企业信用管理的概念知识(2)掌握企业信用管理的职能(3)理解信用管理的意义结构图示信用和信用有关的概念章重点企业信用管理的概念和职能与难点(1)《企业信用管理》,林钧跃编著,企业管理出版社,2001(2)《企业赊销与信用管理》(上/下卷),谢旭编著,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3)《企业信用管理实用手册》,商务部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主要参(4)《企业信用管理实务》,谭永智、李淑玲著,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年考资料(5)《企业与消费者信用管理》,林钧跃编著,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6)《企业信用》,刘光明著,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年备注上海立信会计学院教案(章节备课)第二章企业信用管理体系章次课时安排总学时数:4理论教学时数:4实验教学时数:习题讨论时数:企业建立信用管理功能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规避来自不同客户的信用风险。本教学章从企业的信用管理建设入手,分别介绍了信用管理的工作模式、信用管理的具体目的过程以及信用管理工作的具体内容,包括合同管理、客户管理、赊销管理、内部控与要求制等方面的内容。希望读者通过对本章的学习,对企业的信用管理工作如何开展有个总体的概念。1、信用管理的模式(1)信用管理的模式的内容和特点(2)掌握三种信用管理模式的比较(3)理解三种模式适用的企业类型2、信用管理的过程和内容本章(1)掌握信用分析的决策过程(2)掌握企业信用额度的设立知识(3)理解信用管理的内容结构图示掌握三种信用模式的内容和特点章重点掌握信用分析的决策过程与难点(1)《企业信用管理》,林钧跃编著,企业管理出版社,2001(2)《企业赊销与信用管理》(上/下卷),谢旭编著,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3)《企业信用管理实用手册》,商务部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主要参(4)《企业信用管理实务》,谭永智、李淑玲著,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年考资料(5)《企业与消费者信用管理》,林钧跃编著,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6)《企业信用》,刘光明著,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年备注上海立信会计学院教案(章节备课)第三章“3+1”科学信用管理模式章次课时安排总学时数:6理论教学时数:4实验教学时数:2习题讨论时数:本章详细介绍了“3+1”科学信用管理模式:即在企业内部建立起“3”教学个不可分割的信用管理机制,分别为交易前的资信调查与评估机制、交易中目的的债权保障机制和交易后的应收账款管理与追收机制,以及“1”个独立的与要求信用管理部门(人员)。要求掌握本章三个管理阶段的工作内容和步骤,企业信用管理系统的设计原理和工作流程。1、我国企业信用管理现状与“3+1”科学信用管理模式(1)理解我国企业信用管理现状(2)掌握科学的信用管理制度(3)掌握“3+1”科学信用管理模式(4)掌握全程信用管理模式与双链条全过程控制方案本章(5)理解信用管理制度的建立步骤2、信用管理各阶段工作内容和步骤(1)掌握信用管理各阶段的工作内容和步骤知识(2)理解企业信用管理部门与政策(3)理解企业信用管理系统结构图示“3+1”科学信用管理模式及控制方案章重点信用管理各阶段的工作内容和步骤与难点(1)《企业信用管理》,林钧跃编著,企业管理出版社,2001(2)《企业赊销与信用管理》(上/下卷),谢旭编著,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3)《企业信用管理实用手册》,商务部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主要参(4)《企业信用管理实务》,谭永智、李淑玲著,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年考资料(5)《企业与消费者信用管理》,林钧跃编著,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6)《企业信用》,刘光明著,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年备注上海立信会计学院教案(章节备课)第四章企业资信调查章次课时安排总学时数:6理论教学时数:6实验教学时数:习题讨论时数:资信调查是信用管理与分析的基础与前提。对资信调查的重要性以及对调教学查过程的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