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背景下人才激励机制研究.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8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科技创新背景下人才激励机制研究.docx

科技创新背景下人才激励机制研究.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科技创新背景下人才激励机制研究科技创新背景下人才激励机制研究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强化人才激励机制,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对加快推进创新驱动战略具有重要意义。一、人才激励的概念和理论人才激励是指通过各类有效的激励手段,引起人才的需求、动机和欲望,形成某一特定目标并在寻求这一目标的过程中,发挥潜力,以达到预期效果的活动。中国古代思想家十分重视人才激励问题,以先秦时期诸子百家为代表,提出了很多富有见解的思想。孔子强调“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主张不问出身,唯才是举,改变过去贵族世袭的用人体制。墨子主张提高贤才的政治经济社会地位,“富之,贵之,敬之,誉之”“高予之爵位,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断予之令”。孟子把识人用人提高到关系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指出:“不用贤则亡”“不信仁贤,则国空虚”。荀子主张对人才使用不论资排辈:“贤能不待次而举,罢不能不待须而废。”韩非子重视人才选拔,说“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愁”。这些重要思想,为后世所借鉴,最终形成了一系列人才制度,如先秦的征辟制、汉朝的察举制、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隋唐元明清等朝代的科举制度。现代西方一些心理学家对人才激励,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提出一系列人才激励理论。一是需要层次论。马斯洛把人存在的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低层次到较高层次。人的最迫切的需求是激励人行动的主要原因和动力。二是双因素理论。赫兹伯格认为人在工作中的不满意因素,大都属于工作环境或工作关系方面,起不到激励作用,称为“保健因素”。能够激励职工感到非常满意的因素,大都属于工作内容和工作本身,如成就感,能够激发职工的热情和积极性,被称为“激励因素”。三是成就动机理论。麦克利兰把人的高层次需求归纳为对成就、权力和归属的需求。具有强烈成就需求的人追求克服困难的乐趣,以及成功之后的成就感。权力需要是控制别人以某种方式行为的需要。归属需求是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需要,不喜欢孤单,渴望与他人交往和沟通。四是期望理论。弗鲁姆认为,人总是渴求满足一定的需要并设法达到一定的目标。这个目标在尚未实现时,表现为一种期望,对个人的动机又是一种激发力量,激发力量的大小,取决于目标价值(效价)和期望概率(期望值)的乘积,即:激励力量(M)=期望值(E)×效价(V)。“期望理论”说明了努力、绩效的关系影响激励水平的高低。五是亚当斯公平理论。亚当斯认为,一个人对他所得到报酬是否满意,不是只看其绝对值,而是进行社会比较和历史比较,两种比较结果相等时,就公平,公平就能激励人。反之,就会使人感到不公平,产生不满情绪,影响工作积极性的发挥。中国古代人才激励思想和西方人才激励理论,对我们完善激励机制,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具有重要价值。做好人才激励,应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四个导向。一是坚持需求导向。充分考虑人才个体的各种需求,既要为其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也要关注人才对实现自我价值的追求。二是坚持使用导向。为人才的职业发展、事业成功提供必要的岗位和平台,在使用人才的过程中发挥人才作用,体现人才价值。三是坚持问题导向。注重了解人才工作生活中存在的困难,给予关心照顾,帮助解决人才面临的具体问题,为其宜居宜业营造良好环境,四是坚持心理导向。关注人才的心理状态,通过奖励表彰、舆论宣传、联系关怀,激发人才的使命感、责任感、荣誉感和成就感,为其创新创造提供精神动力。二、改革开放以来人才激励取得的成效和存在问题(一)人才激励取得的成效。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和人才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对激发人才科技创新活力,促进科学技术进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是人才工作思想不断深化。改革开放以来,人才工作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人才工作思想不断深化和发展。第一阶段(1977年-1992年),是人才思想解放阶段。1977年,邓小平提出“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思想,成为人才工作的重要指导方针。1988年9月,邓小平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论断。这一时期对人才的重要性认识不断深化,人才地位不断提高。第二阶段(1992年-2012年),是人才管理加强阶段。1995年,江泽民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2001年8月,江泽民指出:“做好人才工作,首先要确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2003年,胡锦涛指出:“把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作为党和国家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抓紧抓好”。人才政策不断完善,建立了制度保障,人才管理工作不断走向正轨。第三阶段(2012年至今),是人才工作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