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备课_.doc
上传人:yy****24 上传时间:2024-09-0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3KB 金币:12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集体备课_.doc

集体备课.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2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集体备课总结材料———三伏潭镇第二中学集体备课就是教师针对教材、学生、教法进行“研讨”的一种形式。我在这里没有什么经验可谈,只是把我校在这方面的一些做法向大家作一汇报。集体备课是一种合作。既然是合作,就要集结教师的思想精华,在研讨中互相启发,互相提高。根据我校的实际,在过去一年里,将集体备课活动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由备课组长主持的集体备课;一种是教学过程中随时随地的“聊天式”集体备课。备课组长主持的集体备课,一般按下面的流程进行:内容分工——超周准备——集体研讨——形成教案——教案个性化——定期观摩——写教学后记。具体操作如下:内容分工:各年级各学科按单元分别分给学科组的每一位老师。在分工上我们主要考虑年轻老师多承担的原则。超周准备:集体备课进度按开学初学校制定的教学进度表,由主备人和教研组长提前一周确定备课内容,并通知本组其他老师提前准备。然后由主备人对所备单元进行备课。一般一个单元分两个周进行研讨。备课主要是收集备课信息,确定本单元的训练重点以及每课(章、节)的教学目标,重难点,重难点的解决方法等。集体研讨:每周选择一个时间进行研讨。研讨中我们又分为这样几个步骤:a、主备人根据自己准备的内容进行发言。重点把握五个字“精、清、实、准、当”,也就是“语言设计精,环节流程清,基础知识实,训练重点准,教法学法得当。b、其他教师根据自己对教材的钻研,围绕教学目标、重难点、知识点、教学方法、教学程序设计等对主备人的讲述进行全面或重点补充。C、教研组长对研讨进行详实地记录,作为考评我们学科组以及每个教师集体备课情况的依据。形成教案:主备人根据集体研讨整理出教案,分发给同组的其他老师。教案个性化:其他老师根据本班具体情况,各人的特点,对预案进行取舍、调整、修改、补充,拟订出个性化的教学策略,显现出个性的教育、教学风格,力求体现一种共性和个性完美的结合。研讨时不管是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还是年轻教师,都各抒己见,直言不讳。定期观摩:学校定期对我们研讨的课,针对性地选择组织全校教师进行观摩,然后组织大家评课,从而提高了教师的授课水平。写教学后记:根据教学情况写“教后记”。将教学反思记录下来,交流成功经验,商讨新出现问题的解决方案。关于教学过程中随时随地的聊天式集体备课。虽说是“随时随地”,但地点一般在办公室,时间大多在学科组教师较为集中的时段。聚在一起,议论最多的当然就是学生、教学了。在这时,没有内容的限制,没有中心发言人,大家天马行空,畅所欲言。也许会为某一教学环节争得面红耳赤,也许会为某一知识争得不可开交,而下去偷偷查找资料,甚至会闪现出灵感的火花。其实这种聊天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和教育方式。这样,更大的发挥教师的主动性,行成的教案更适合自己的班级,真正地做到因材施教。另外,由于年级的不同,集体备课的形式也会发生一些变化。上面提到的方式适合于基础年级和三年级新授课阶段。在初三复习备考阶段,主要采用“专题式”的集体备课。这种模式关键是透彻研究考试大纲,确立具体复习目标,设计教学过程,选用最能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手段等,制定出一个确凿严密、切合实际的计划。计划分两点:一是倒计时安排,二是学生实际。在这两大前提条件下,备课组长将中考知识点分解成若干专题,指定相应教师专门负责根据迎考复习的进度由主讲人陈述自己的教学设计程序,并说明设计的理由。备课组的全体教师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补充与修改意见,做到人人发言,或多或少提出不同意见;同时主讲人认真做好记录,最后通过研讨,形成共识,由主讲人撰写详细教案。这一环节的主要目的是让教师就某一专题进行讨论与研究,发挥集体的智慧,以期在思维的碰撞中产生更多的火花,帮助教师特别是多年教九年级的老师加深对考纲的理解,拓展复习思路。“专题式”虽然要求教师的参与度更高,但周期大大延长,有效地避免了教师大量的重复劳动,使老师能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对学生的个别辅导上。“研讨出真知,研讨出效率”,集体备课作为教师合作的一种有效形式,对于发挥教师团队合作精神,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仅凭个人经验,单兵作战,磨时间,耗体力,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只有加强集体备课,发挥集体的智慧,共同提高,共同进步,才能抓好、抓牢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以上是我校在集体备课中的一些做法,如有不当之处,还望各位领导老师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