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数学10月月考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1.doc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97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九年级数学10月月考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1.doc

九年级数学10月月考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1.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九年级数学月考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把方程(x-eq\r(5))(x+eq\r(5))+(2x-1)2=0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A.5x2-4x-4=0B.x2-5=0C.5x2-2x+1=0D.5x2-4x+6=02.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m-2)x2+3x+m2-4=0有一个根为0,则m的值是().A.2B.-2C.±2D.43.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k=0有实数根,则().A.k<0B.k>0C.k≥0D.k≤04.用配方法解下列方程,配方正确的是().A.3x2-6x=9可化为(x-1)2=4B.x2-4x=0可化为(x+2)2=4C.x2+8x+9=0可化为(x+4)2=25D.2y2-4y-1=0可化为2(y+1)2=35.在同一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ax+2与二次函数y=x2+a的图象可能是().A.B.C.D.6.设x1,x2是方程x2+3x-3=0的两个实数根,则EQ\f(x1,x2)+EQ\f(x2,x1)的值为()A.5B.-5C.1D.-17.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是方程x2-8x+15=0的两根,则第三边y的取值范围是().A.y<8B.3<y<5C.2<y<8D.无法确定8.二次函数y=2x2,y=-2x2,y=0.5x2的图象的共同点是()A.都是关于x轴对称,抛物线开口向上B.都是关于y轴对称,抛物线开口向下C.都是关于原点对称,抛物线的顶点都是原点D.都是关于y轴对称,抛物线的顶点都是原点9.已知二次函数y=ax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a>0,x≠0时,y总取负值B.当a<0,x<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C.当a<0时,函数图象有最低点,y有最小值D.当a>0,x>0时,图象在第一象限10.柿子从树上落下所经过的路程s与下落时间t满足S=0.5gt2(g=9.8),则此函数的图象大致是().stOstOstOstOA.B.C.D.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1.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满足a+c=b,则此方程必有一根为.12.若关于x的方程(k-1)x2-4x-5=0有实数根,则k的取值范围是.13.若(a2+b2-1)2=16,则a2+b2=.14.将抛物线y=ax2+bx+c沿x轴向左平移2个单位,再沿y轴向上平移3个单位,得到的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为y=x2-2x+1,则a、b、c分别等于、、.15.二次函数y=x2-2x-1的图象在x轴上截得的线段长为.x…-2-1012…y…04664…16.抛物线y=ax2+bx+c上部分点的横坐标x,纵坐标y的对应值如右表:从而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填写序号)①抛物线与x轴的一个交点为(3,0);②函数y=ax2+bx+c的最大值为6;③抛物线的对称轴是x=0.5;④在对称轴左侧,y随x增大而增大.三、解答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共72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4分)解方程x(2x-5)=4x-10.18.(6分)已知点A(1,-k2+2)在有最高点的抛物线y=kx2上,求常数k的值.19.(6分)先化简代数式EQ\f(x2-1,x2+2x)÷EQ\f(x-1,x),再选择方程x2+2x-3=0的一个根计算该代数式的值.20.(6分)二次函数y=EQ\f(1,2)(x+h)2的图象如图所示,已知OA=OC,试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21.(9分)在直角坐标系中,△AOB的位置如图所示.已知∠AOB=90°,AO=BO,点A的坐标为(-3,1).(1)求点B的坐标;(2)求过A、O、B三点的抛物线的解析式;(3)设点B关于抛物线的对称轴l的对称点为B1,求△AB1B的面积.22.(8分)已知:方程4x2+4eq\r(a)x+2b-c=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a、b、c为△ABC的三边且满足3a-2c=b.(1)求证:△ABC是等边三角形.(2)若a、b为方程x2-2kx-(2k-3)=0二根,求k的值.23.(9分)我校社团“读书社”对全校学生的人数及纸质图书阅读量(单位:本)进行了调查,2012年全校有1000名学生,2013年全校学生人数比2012年增加10%,2014年全校学生人数比2013年增加100人.(1)求2014年全校学生人数;(2)2013年全校学生人均阅读量比2012年多1本,阅读总量比2012年增加1700本(注:阅读总量=人均阅读量×人数).①求2012年全校学生人均阅读量;②2012年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