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全国九届10次兽医药理毒理学术研讨会论文进展.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3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09全国九届10次兽医药理毒理学术研讨会论文进展.doc

2009全国九届10次兽医药理毒理学术研讨会论文进展.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09全国九届10次兽医药理毒理学术研讨会论文进展广西大学谢麟综述来源:原作首传2009-10-30全文上传2009-11-4增改2010-6-19南宁兽药科技网专稿请勿侵权剪截谢绝转载全国兽医药理毒理学第10次学术研讨会2009年10月19~22日在武汉华中农业大学举行。由理事长曾振灵教授主持开、闭幕式,上两届理事长冯淇辉教授和陈杖榴教授参加了会议。参会人员超过300人,会议《论文摘要集》收录论文[1]及报告论文[2]共280多篇,其中会议评选出青年优秀论文30篇。大会邀请美国FDA专家和国内知名专家与学者就国内和美国及欧洲的兽医药理学与新药评估现状、细菌耐药性及药理毒理学的新进展,进行了报告交流和讨论。瑞普(天津)生物药业公司、英特威/先灵葆雅动物保健公司、佛山市正典生物技术公司、拜耳(四川)动物保健公司、上海恒星丰强动物药业公司等27个企业[1]也参加/支持了会议,是一次论文和参加人数最多的高水平学术盛会。现将会议的研讨主题[1][2]综述如下,作为一道“2007~2009兽药学术进展”的“快餐”提供给读者参考:一、动物药学和兽医药理与毒理学综述论文二、兽医基础药理学与治疗学论文三、兽药代谢动力学与药物残留论文四、抗菌药及其耐药性论文五、中草药及化药新剂型新制剂的研发和新兽药评估论文六、英文论文主题七、编者按—怎样才能有实效的控制细菌耐药性和动物食品兽药残留?一、动物药学和兽医药理与毒理学综述论文近年兽医药理学与毒理学国内外在基础药理学、药代动力学、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毒理学、兽药残留及食品安全、抗菌药和抗寄生虫药耐药性、兽药管理、新兽药及兽药制剂研发等领域开辟了许多新的研究方向。袁宗辉首先在《兽医药理毒理学近年进展》报告中,重点论述了药代学-药效学(PK-PD)模型、药物转运体(drudtransporters)、受体(receptors)和表遗传学(epigenetics)及其研究进展。李冰和杨亚军阐述了“多种抗菌药物PK-PD结合模型参数理论”在不同动物给药方案优化设计和研制新药的意义及应用。沈建忠论述了《小分子化合物抗体制备研究》包括多克隆与单克隆抗体、单链抗体、基因重组抗体、核酸米源抗体、纳米抗体、抗转运蛋白、分子印迹聚合物和受体等特异抗体的合理设计原则,及其在兽药、农药、生物毒素、激素、重金属离子、环境污染物等(分子量不超过5000的小分子化合物)的痕量检测中的作用和意义。温凯交流了《抗蒽诺沙星噬菌体单链抗体库的构建》。齐永华报告《单链抗体技术在兽药残留方面的研究进展》。李蓓蓓等在《大环内酯类药物抗菌作用分子机制及其耐药性研究进展》论文阐述,大环内酯类药物对细菌的作用靶位是核糖体,引起细菌核糖体在合成蛋白质过程发生“流水线”堵塞(药物结合靶位变异,抗菌活性物外排和酶修饰失活)是它的耐药机制。李逐波著文“定量构效关系(QSAR)在设计合成新药物分子”的应用,并介绍以鱼腥草素同系物-辛酰乙醛为模板,合成得到2-辛酰丙醛亚硫酸钠(HOU-C8C1)、2-辛酰丁醛亚硫酸钠(HOU-C8C2)和2-辛酰己醛亚硫酸钠(HOU-C8C4)3个具有良好抗菌与免疫活性的化合物;以及以大蒜新素为模板,合成获得的九种有很强大抗菌活性的大蒜新素衍生物。于录发表《基于功能基因组学的抗微生物药物作用机制研究和新药研发》,介绍使用结构生物学进行基于靶标结构的药物设计和结构优化方法、及生物芯片在开发抗感染新药的作用及应用。蒋智钢综述《蛋白质组学及其在细菌耐药性研究中的应用》,详细介绍蛋白质组学(基因组、细胞、组织或生物的全部蛋白质成分所具有的功能、相互作用的模式和机制)在临床诊断、治疗、细菌耐药机制研究、新药开发方面应用的意义。邓旭明报告了“抗生素抗炎活性的研究”,认为一些抗生素除了抗菌、抗病毒活性外,还具有抗炎和提高免疫的作用,并以抗生素治疗败血性休克和急性肺损伤及抗哮喘气道炎的研究(慈鑫鑫)为例证。张雪梅试验报告氟苯尼考的抗炎作用是通过调控细胞因子的释放而得到发挥。一氧化碳是一种可以和体内血红蛋白结合、引起(煤气)中毒的有毒气体,然而康乐、湖庭俊在《一氧化碳的生物活性研究进展》报告中说:一氧化碳(CO)作为一种气体信使分子,具有抗炎、抗氧化的功能,其在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及内分泌系统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王婧在《浅析中药质量评价标准及存在的不足》文中论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已颁布了《中药注射剂指纹图谱研究的技术要求》(暂行),要求今后申报新中药注射液需要提供指纹图谱,其中包括中药原料、提取物、产品三种指纹图谱;在严格意义上讲,药剂质量的评价最后一关不是指纹图谱,而是药效;由于某些中药的内在质量还无法用指纹图谱表达,其不确定性可能会给指纹图谱的稳定性带来困难;因此需要深入研究化学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