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三年级下册数学《口算除法》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口算除法》教案实用(1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需要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三年级下册数学《口算除法》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三年级下册数学《口算除法》教案1【教学内容】教材例2、例3及“做一做”,练习三第3、4、7、8题。【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交流讨论活动中理解和掌握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的方法,并能运用方法熟练地进行口算。2。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合作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熟练掌握用一位数除的口算方法。难点:提高一位数除法的口算能力。【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口算。80÷4?40÷2?6000÷2?90÷32。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口算除法。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2。(1)课件出示例2。(2)学生独立列式,提示:120÷3等于多少呢?学生先独立思考,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指导,也可以让学生先用小棒摆一摆。(3)反馈学生的计算方法。学生可能出现以下三种算法:①40×3=120,120÷3=40。②12÷3=4,120÷3=40。③通过摆小棒看出:把120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40根。教师结合摆小棒的过程引导学生理解算理。2。教学例3。(1)课件出示例3。(2)鼓励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交流,也可以让学生用小棒摆一摆。学生可能出现以下几种算法:①60÷3=20,6÷3=2,20+2=22。②通过摆小棒可以看出:先把66根小棒分成6捆(每捆10根)和6根,6捆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2捆(20根);再把6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2根,2捆和2根合起来就是22根。三、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做一做”。先让学生在教材上独立完成,再指名汇报,指名汇报时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然后引导学生比较每组中上下两题的异同,看能够发现什么。2。完成练习三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计算,进一步巩固口算方法,熟练口算技巧。3。完成练习三第4题。4。完成练习三第7、8题。四、课堂小结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口算除法(2)例2:方法一:40×3=120??方法二:12÷3=4120÷3=40?120÷3=40例3、66÷3=2260÷3=206÷3=220+2=22【教学反思】本节课我把握了以下两点:算法的多样化。算法多样化是计算教学改革的一个新的理念,探索口算方法的过程,体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另外,无论是用哪一种方法计算,对学生后面的学习都是有用的.,所以教学时特意对学生说明,计算时要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课堂上,学生学得轻松,又通过倾听和交流得到了能力上的提高。多方面的评价。本节课我从计算的方法、计算的速度、学习态度以及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等方面,都适时地对学生进行了恰当的评价,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充分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三年级下册数学《口算除法》教案2教学目标:1.巩固用一位数除的口算、估算的方法,提高计算能力,会用除法估算和口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2能根据倍的意义,解决有关倍数关系的实际问题。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教学重点:巩固用一位数除的口算、估算方法。教学难点:正确合理地进行除法估算;正确解决有关倍数关系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前两节课我们分别学习了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口算和估算,这节课我们专门来进行有关练习,来进一步巩固除法口算和估算的方法,另外还要用口算或估算的办法解决实际问题,看谁最有收获。二、组织练习1.专项练习(1)口算第一组:30÷3400÷29000÷360÷2800÷45000÷5学生先口算,再从各列中任选一个算式说说口算方法。第二组:16÷2=30÷5=21÷7=160÷2=300÷5=210÷7=1600÷2=3000÷5=2100÷7=第三组6÷2=8÷4=9÷3=72÷9=36÷6=32÷8=先口算,再观察每列中三道算式,说说有什么发现;比一比第一、第二列,说说有什么变化,为什么?(2)估算第一组:71÷8181÷2359÷6440÷9138÷7323÷4先独立估算,有困难的可以找老师帮忙,或把难题直接写到黑板上。集体交流,如果出现不同的方法,只要合理都予以肯定。第二组:用你喜欢的方法估一估。125÷2297÷4378÷5435÷7469÷8194÷6学生练习后交流。2.解决问题(1)教科书第4题。学生读题后问:本题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解决,可以用哪种计算?(口算、估算)指名板演,集体校对。(2)教科书第6题。学生独立填写空格后,交流各自的想法。小结:有关倍数关系的问题中,求一倍数的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