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一合作社基本情况PAGE\*MERGEFORMAT8一、合作社基本情况(一)合作社概况(二)运营状况1、主业发展情况截止目前,合作社已发展到32户,辅射带动300户,年繁育特种仔猪3400头,人均收入达到8000元,辐射周边多个乡镇。社员户同比非社员户人均增收3000元,增长36%。2012年***出任克旗农牧民供销信用互助合作社联合商会理事长,建立信用“互助会”,发展农村新金融。“互助会”会员全部为合作社社员,为规模化生产提供有力保障。2、项目申报前一年度合作社的财务及分配情况2011年初项目单位***资产总额5,356,822.98元;负债总额779,246.38元;所有者权益4,577,576.60元。其中:实收资本4,500,000.00元,盈余公积26,250.00元,未分配利润51,326.60元。到2011年末,合作社资产总额5,669,119.92元;负债总额779,246.38元;所有者权益4,889,873.54元。其中:实收资本4,500,000.00元,盈余公积195,201.81元,未分配利润194,671.73元。(三)以前年度各类财政资金对合作社的扶持情况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各类财政资金对合作社进行扶持。二项目立项背景二、项目立项背景(一)必要性分析我国是一个巨大的猪肉消费大国,人均猪肉消费量从改革初期的人均10.89千克,到现在已达到近40公斤。如此巨大的的数字也预示了我国猪肉市场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前景。但随着养猪产业的迅速发展,养猪实际生产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如饲料添加剂中检测出“瘦肉精”、抗生素药残超标,猪疫病泛滥(如口蹄疫、流感、无名高热等等),猪肉品质也变差,导致群众不光对猪肉安全性产生怀疑,对猪肉的口感也不满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口味的改变,家猪的营养结构和肉质越来越不能满足人类对健康消费的需要,特种野猪肉逐渐成为都市人们追求的新型保健食品。特种野猪的特点是极耐粗饲,抗病能力强,饲养成本低;其肉质鲜嫩,瘦肉率高达72%。野猪肉的野味浓郁,味道鲜美;能降低胆固醇,预防心脑血管硬化等疾病;亚油酸含量高,是家猪肉的两倍多;含有多种氨基酸和多种微量元素,是人类理想的保健品;市场潜力大,竞争力强,具有野味、保健、经济的优势。特种野猪养殖已被列入国家重点扶持的“星火科技”项目。目前野猪消费占我国猪肉消费还不到1%,随着环保、绿色等意识越来越深入人心,特种野猪消费有很大的增长空间。我国乃至世界大的环境都在大力提倡绿色健康、无公害、节能环保,还原生态等多元化、规模化、特色、精品养殖业的发展是未来有机肉食的必然发展趋势。庭院零星养猪对村庄庭院造成污染,而规模化猪场或养殖小区,又给土壤大气水源等环境造成污染。本企业所遵循的模式里,采取小型规模化种养同时结合生态化放牧饲养方式,低成本的将生态化牧场建设在临近耕地的山坡树林中,特种野猪的粪便回收用于基地的沼气供暖,一部分以资源化的方式作为有机肥料施入农田中,同时小型规模化养猪,农户之间又各自为战,化整为零地养猪,不搞集中化地养猪小区,不会超载过牧污染环境,不必投入环保设施高成本地排污。又跟自然农作物及山林植被环境形成相互依赖,自然生长的生态环境下必然产出纯天然有机健康绿色肉食品。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及行业、区域发展规划要求。2010年1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分布了《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在意见中特别强调了“加大国家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力度”,“积极引导社会资源投向农村”,“推进菜篮子产品标准化生产”等内容。这是中央连续第七年锁定三农问题,充分显示了党中央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项目建设是发挥专业合作社服务优势,完善当地农牧业产业链条的需要。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广大农民为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组建的一种互助共利的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它之所以广受农民欢迎,是因为它能够组织分散的农户根据市场需求变化进行生产、加工和销售,引导和改变农户的经营模式和提升农产品的竞争力,直接促进农民增收致富,逐步形成“一村一品、一方一业”的专业化生产格局;能够在开拓农村市场中发挥中介作用,为农民传递信息,帮助创造进入市场的有利条件,及时调整适应市场需要的经济生产行为,规避市场风险;能够为农民产前、产中、产后提供服务,增强农业的科技含量和提升现代农业的品质。合作社成立后,经过与社员、农畜产品加工、收购企业签订销售协议,成功地把农产品从基地生产到市场销售各个环节联结在一起,形成了产业链条,促进了农牧业产业化发展。经过多年的经营,合作社的经营规模越来越大,资金积累越来越多,社员开展特种野猪养殖的积极性越来越高。本项目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进行实施和运作,可直接带动32户农户从事特种养殖,带动300户农民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