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命题与证明》复习笔记对一个概念的特征性质的描述叫做这个概念的定义。练习:1、在下列空格中,填写适当的概念:(1)同一平面内没有公共点的两条直线叫作;(2)把图形上所有的点都按同一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叫作;(3)把平面图形沿着平面内一条直线l翻折,得到该平面内的一个图形,这叫作关于直线l的;(4)把平面图形上每一个点,绕这个平面内一个定点o旋转同一个角a,得到一个图形,图形的这种变换叫作;(5)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作.(6)连结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7)如果一个方程通过移项可以使左边为0,而左边是只含有一个未知数的二次多项式,那么这样的方程叫作。(8)垂直且平分一条线段的直线叫作这条线段的;(9)在数轴上,表示一个实数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作这个实数的。(10)如果有一个数r,使得r2=a,那么r叫做a的一个二、.叙述下列概念的定义:(1)矩形(2)菱形(3)正方形(4)等腰三角形(5)等边三角形(6)直角三角形(7)等腰直角三角形(8)整数(9)有理数(10)实数二、叙述一件事情的句子(陈述句),如果要么事真的,要么是假的,那么称这个陈述句是一个命题。1、如果一个命题叙述的事情是真的,那么称它是真命题。如果一个命题叙述的事情是假的,那么称它是假命题。练习:(1)命题“如果a是正实数,那么a有且只有两个平方根”,它的条件是,结论是。(2)命题“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它的条件是,结论是。2、从一个命题的条件出发,通过讲道理(推理),得出它的结论成立,从而判断该命题为真,这个过程叫证明。3、找出一个例子,它符合命题的条件,但它不满足命题的结论,从而判断这个命题为假,这个过程叫做举反例。4、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另一个命题的结论和条件,这样的两个命题称为互逆的命题,其中的一个叫做另一个的逆命题。练习:写出下列各命题的逆命题,并判断其逆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若是假命题,请举出一个反例说明: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2)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3)相等的角是内错角;(4)有一个角是60°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三、1、人们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公认的真命题,作为证明的原始依据,称这些真命题为公理。以基本定义和公理作为推理的出发点,去判断其他命题的真假,已经判断为真的命题称为定理。定理也可以作为判断其他命题的真假的依据。2、公理和定理都是真命题,但有的真命题既不是公理.也不是定理.公理和定理的区别主要在于:公理的正确性不需要用推理来证明,而定理需要证明。3、初中阶段的公理:①等量加等量,和相等。②等量减等量,差相等。③等量代换(即,如果a=b且c=b,那么a=c)④整体大于部分。⑤通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⑥连结两点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⑦经过一条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⑧平移不改变直线的方向。⑨轴反射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⑩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四、证明的过程:首先要分清命题的条件是什么?结论是什么?把条件作为已知的内容,把结论作为求证的内容;其次要从已知条件出发,运用概念的定义、公理和已经证明过的定理,通过讲道理(推理),得出它的结论成立。练习:(1)证明: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有一对同位角相等,那么其他几对同位角也相等,并且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2)证明: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有一对同旁内角互补,那么另一对同旁内角也互补,并且同位角相等。(3)证明: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有一对内错角相等,那么另一对内错角也相等,并且同位角相等。(4)证明:①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不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必相交。②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不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必相交。③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不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必相交。(5)证明:等腰梯形的对角线交点与同一底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6)证明: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7)证明:三角形的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8)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定理Ⅰ(即,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证明:①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②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9)证明:角平分线任意一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10)证明: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11)证明: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12)证明:每个内角都等于60º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13)证明:三角形的一条中位线与第三边的中线互相平分。(14)证明: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