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教材分析.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高一物理教材分析.doc

高一物理教材分析.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一教材分析第一、二章高一物理教材分析第一章力内容和要求演示力的矢量性(A)重力(A)重心(A)形变和弹力(A)滑动用悬挂法测重心。微小物体形变。摩擦力(A)静摩擦力(A)静摩擦现象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合力的大小与分力间夹角的关系力的分解共点力的平衡(A)*力矩和力矩的平衡(A)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力矩的作用和力矩的平衡说明:1.关于滑动摩擦力,可以介绍动摩擦因数。2.关于力的合成和分解,可以适当介绍锐角的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知识。大纲要求概述:本章主要讲述有关力的基本知识,有重力、弹力、摩擦力、力的合成与分解,俏6僭硕?定律打好基础的一章。对于对物体的受力分析的要求,本教材没有单分一节,应贯穿在整个力学教学中。要注意本章的内容与初中学过的力学知识的密切衔接,本章中经常用到二力平衡的知识,因此在教学中要做必要的复习。并做出扩展和深化,体会学习高中物理的思维方法。(例:合力与分力——等效法)单元划分:本章可分为两个单元:第一单元:第一节至第四节:讲述力的基本概念和力学中常见的三种力。第二单元:第五节至第六节:主要讲述力的合成和分解。属于本章的重点和难点(一)力教学要求:1.知道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要通过教材和生活中的事例来说明: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有施力物体就一定有受力物体,施力物体同时也一定是受力物体,为以后物体的受力分析打好基础。要求学生能找出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P5(如练习一(2)题)。研究物体的受力分析时,为了方便,只分析被研究对象的受力情况,而不必指明施力物体。2.知道力有大小和方向。.知道力有大小和方向。(1)知道测量力的方法,力的单位和符号。(2)知道力是矢量(也可在第五节力的合成中出现)。要强调在力的大小相同的情况下,力的方向不同,产生的效果也不同。(3)会画力的图示。首先教师作图要规范。学生在作业时经常忘:标度、画刻度、箭头。注意箭尾的画法:(a)力的作用点;(b)画在表示力的作用点(质点)。注意:若考虑被研究对象的转动时(如产生力矩)就应遵从(a),要按实际情况画。区别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力的示意图也要合理、规范。例1:下列物理量中,哪个是矢A.质量B.温度(05-05-1)0.8480C.路程D.位移(D)力的合成和分解(A)平行四边形定则(B)3.力的种类:.力的种类:从力的分类上来看,一类力是根据力的性质命名,另一类是根据力的作用效果来命名,对于效果不同的力,性质可以相同。例如:压力和支持力都是弹力;性质不同的力,效果可以相同。例如:弹力可以使物体加速运动,摩擦力也可以使物体加速运动,这两个力都可以称为动力。教师要举好例子,使学生能分清性质力和效果力。但学生也未必能理解透,建议在后续课中,每讲一个力,由它的产生和名称,高一教材分析第一、二章判定其力的性质,使学生的知识不断巩固和完善。(二)重力1.重力:知道重力是由于物体受到地球的引力而产生的。.重力:知道重力是由于物体受到地球的引力而产生的。注意: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引力而产生的,这不是重力的定义。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另一个分力是使物体绕地轴转动的向心力。在此处不宜向学生深讲,提醒教师注意。2.知道重力的大小、方向:知道重力的方向和作用点(物体上)重力的施力物体(地球)及测,重力的施力物体.知道重力的大小、方向:知道重力的方向和作用点(物体上)重力的施力物体(地球),量方法。量方法。测量大小上按教材的讲法“大小等于”,不要求从理论上把这一断论说清楚,可以作为事实让学生接受,学生可以理解,等讲完牛顿第三定律,学生就清楚了。会应用G=mg进行有关计算(应注意g的取值与位置有关:随着高度的增加,g值减小,地理位置:由赤道向两极,g值增大,不过在地面附近,g值随高度和地理位置的变化而改变量很小,可忽略不计,认为是恒定的)“大小等于”不可省略。“大小”。理解g的含义:质量是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9.8N,与初中的教法一样。例2:关于重力的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B)A.物体静止时受到的重力最大,沿水平面运动时的变小B.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C.重力没有施力物体D.重力的大小只决定于物体质量例3:关于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05-06-10.931)A.重力的方向总是与支持面垂直B.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C.当物体处于超重状态时,物体的重力增大D.物体所受到的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3.知道重心的概念。均匀物体重心的位置。.知道重心的概念。均匀物体重心的位置。要求知道:有规则形状的均匀物体,它的重心就在几何重心。注意:非均匀物体的重心随物体和质量的分布有关系。它的重心不一定在其几何重心,也不一定在物体上(健身圈、乒乓球等)。会用悬挂法及二力平衡的知识,确定不规则形状物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