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脊髓病科内讲课2、脊髓节段31个节段31对脊神经:颈8对、胸12对,腰5对,骶5对,尾1对马尾:L2至尾节共十对神经根组成终丝:脊髓圆锥以下极细形成终丝,附着于尾椎骨膜颈髓节段较颈椎高1节椎骨上、中段胸髓节段较相应胸椎高2节椎骨;下胸髓则高3节椎骨腰髓相当于第10-12胸椎水平骶髓相当与第12胸椎和第1腰椎水平脊髓仅相当椎管全长得2/3意义:判断脊髓病变与影象学脊椎位置关系4脊髓得被膜和腔5脊髓得沟裂6脊髓得韧带髓内结构灰质神经细胞核团和胶质细胞白质上下行传导束、胶质细胞中央管前角anteriorhorn下运动神经元,组成前根,支配各有关肌肉内侧细胞群外侧细胞群前角由内至外得支配顺序:脊柱—躯干—肩胛带/骨盆带--大腿/上臂—小腿/前臂—手足部小肌肉后角posteriorhorn为传递痛、温及部分触觉得第二级神经元侧角lateralhornC8-L2S2-4前后角之间,为自主神经元侧角lateralhornC8-L2S2-4前后角之间,为自主神经元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脊髓白质得主要传导束皮质脊髓侧束皮质脊髓前束脊髓丘脑前束脊髓丘脑侧束脊髓小脑前束脊髓小脑后束前庭脊髓束顶盖脊髓束网状脊髓束红核脊髓束薄束楔束薄束楔束传导本体感觉及精细触觉肌肉、肌腱、关节感受器-----脊神经后根节------后索-----薄束核、楔束核----内侧丘系交叉---丘脑腹后外侧核--------丘脑皮质束-------中央后回意义:辨别髓内外病变髓内病变痛温觉障碍从病变节段向下扩展,一般鞍区感觉保留;髓外病变痛温觉障碍从下向上扩展;深感觉障碍正好相反作用:锥体外系纤维,抑制或增强前角运动细胞活动,协调随意运动调节肌张力,协调姿势三脊髓得血液供应1、脊髓动脉:脊髓前动脉脊髓后动脉根动脉2、脊髓静脉:根前静脉、根后静脉回流至椎静脉丛;胸段脊髓前后静脉于胸腔内奇静脉及上腔静脉相通;腹部与下腔静脉、门静脉及盆腔静脉等多处相通脊髓反射脊髓损害得临床表现脊髓损害得定位诊断后根脊神经节损伤脊髓横贯性损伤得定位1、高颈段(C1~4):损害平面以下各种感觉缺失,四肢呈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括约肌功能障碍根痛位于枕及颈后部,可有该区感觉丧失。C3~5损害可出现膈肌瘫痪、呼吸困难,三叉神经脊束核受损,出现同侧面部痛温觉丧失;副神经核受累,头颈活动及提肩胛运动无力及肌肉萎缩。波及后颅凹,引起延髓小脑症状而死亡。2、颈膨大(C5~T2):双上肢呈周围性瘫痪,双下肢呈中枢性瘫痪,病变平面以下各种感觉缺失,括约肌障碍,上肢有节段性感觉减退或消失,肩部及上肢根痛。C8-T1侧角受损时产生同侧Horner征,上肢腱反射改变有助于病变节段得定位,3、胸髓(T3~12):双下肢呈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截瘫),病变平面以下各种感觉缺失,出汗异常,大小便障碍,伴相应胸腹部根痛或束带感。感觉障碍水平有助于判断病损得部位腹壁反射消失有助于定位。病变在T10时,出现Beevor征。4、腰膨大(L1~S2):受损时出现双下肢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双下肢及会阴部感觉丧失,大小便功能障碍,损害平面在L2~4时膝反射消失,在S1~2时踝反射消失,S1~3受损出现阳痿。5、脊髓圆锥(S3~5和尾节):无下肢瘫痪及锥体束征肛门周围及会阴部皮肤感觉缺失,呈鞍状分布髓内病变可有分离性感觉障碍,肛门反射消失和性功能障碍圆锥病变可出现真性尿失禁。6、马尾:其病变与脊髓圆锥病变得临床表现相似,但损害症状及体征可为单侧或不对称,根性痛多见且严重,位于会阴部、股部或小腿,下肢可有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大小便功能障碍常不明显或出现较晚。圆锥与马尾病变得鉴别急性脊髓炎急性横贯性非特异性脊髓炎性病变以T3-5最为常见临床表现脊髓横贯性损伤MRI髓内斑片状或条状长T1长T2异常信号,增强可强化;但MRI阴性不能除外本病MS及NMO感染性脊髓炎一、急性化脓性脊髓炎病前多有败血症、化脓性炎症,细菌性心内膜炎等,大部分有高热、寒战等全身中毒症状常主诉背部或全身肌肉酸痛,高热后数日内出现脊髓完全或不全横贯症状,可有脑膜或脊膜刺激征二、结核性脊膜脊髓炎结核病史,结核中毒症状脊柱结核结核引起脊髓和脊膜、神经根炎症,可形成肉芽肿合并蛛网膜炎,肉芽肿可造成脊髓压迫,累及血管可造成缺血通常先出现病变部位根痛和脊柱疼痛,继而出现脊髓不全横贯性损伤症状可有脊膜刺激症状CSF提示结核感染性脊髓炎一、急性化脓性脊髓炎病前多有败血症、化脓性炎症,细菌性心内膜炎等,大部分有高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