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会诊课改新课堂——课堂教学改革难题及对策编者按对课改实验广大实验教师投入了满腔热情付出了艰辛劳动。新课程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新气象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可喜变化。但是随着新课程实验的深入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也随之出现如合作学习的有效性问题如何防止两极分化问题等等。正如一位教育局长所感叹的“课堂是教育教学改革最终归属与落脚的地方新课程为我们打开了一个新天地但要真正达到课堂教学的理想境界却有无数个‘结’等待着我们去解。”课堂教学改革难题及对策之一课堂越活越好吗新课程倡导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然而真正要做到这一点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课改实验区的调查发现有的教师“千呼万唤”学生就是不动有的教师又哄又奖也只有少数学生动。可当学生真地动起来后新的担心又产生了——有的课堂热热闹闹该讲的未讲清楚该听的未听清楚纪律难以控制教学任务难以完成。有的课从表面上看学生是动起来了小组合作学习也开展起来了课堂气氛也很活跃但仔细观察便会发现这些课只停留在形式上的热热闹闹没有真正激发学生深层次的思维。课堂上学生一会儿忙这一会儿忙那教室里乱糟糟、闹哄哄为活动而活动。尤其是教师不善于捕捉学生发言中有价值的东西引导学生深入讨论只满足于课堂此起彼伏的热烈场面。请看一个教学案例一位教师在上《节约用水》这一课时有位学生指出洗车场用水很多很浪费而另一位学生却认为洗车就需要用很多水才能洗干净。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恰恰是引导学生深入讨论的焦点而教师却轻描淡写地给予简单的肯定“很好”。如果教师能就这两个学生的发言引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如何解决“需要用水”和“节约用水”的矛盾是不是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据了解这种现象在一些实验区较为普遍。教师们反映课堂放开了学生活跃了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甚至是老师始料不及的问题真不知如何回答。还有的教师面对学生的争论感到无所适从有的置之不理有的给予的评价一律都是“好”。这样教师的作用得不到充分体现。由此可见改变教学方法不能简单化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质不只是调动积极性、主动性不能把课改理解为就是让教师放开手脚让学生自主学习。学生的自主学习若离开教师的指导势必如一盘散沙。自主学习不等于学生自己学习教师在学生提问时应当认真倾听待学生的问题提完后与学生一道对问题进行归类找出核心问题以此组织课堂教学并相机解决其他问题。动不应当是表面的、外在的而应当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积极思考问题这种内在的、深层的动更要落2实动静结合收放适度动得有序动而不乱。这就要求教师既要放得开又要收得拢。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既能动得了又能动得好专家认为关键是教师如何引导。动要动得有序不是杂乱无章课堂教学要的不是热闹场面而是对问题的深入研究和思考。首先要设计好问题针对不同意见和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辩论抓住学生发言中的问题及时给以矫正。当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探索时学生自己寻找答案时要放手让学生活动但要避免学生兴奋过度或活动过量应当具体研究怎样放怎样收什么时候放什么时候收。现在的问题是有的课堂无效提问、无效讨论过多教师为了展示课堂的热烈气氛使简单的问题复杂化、重复化。有人认为学生反应积极就是主动参与就是面向全体。表面上看学生都参与了课堂气氛也很活跃你说我说大家说热热闹闹一节课但仔细分析便会发现思维的深度不够导致的结果是传统的东西没有了新的内容又没掌握。如何让学生有效地学习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本次课程改革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学生说时要言之有物言之有理有条有理学生做时要边做边思考关键在于观察、分析、判断。当然更多的反映是现在的课堂比以前“乱”。深入课堂后才发现正是这种“乱”让人看到了希望。虽然学生把小手举得高高而且还伴着“我说、我说”的声音虽然学生为了弄清学习上的问题争得面红耳赤声音此起彼伏虽然学生为了探究一个问题而离开了座位但都始终是处在积极的思维之中这样的课堂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每一个学生都参与进来课堂实质上是变活了。——摘自《中国教育报》2003年10月28日第2版作者李建平课堂教学改革难题及对策分析之二表扬越多越好吗记者日前在新课程教改实验区听了几节课虽然课堂让人感觉耳目一新但总觉得欠缺点什么。新课程强调对学生的尊重、赏识于是有的教师便无论学生表现如何都一味给予表扬。这是一节小学三年级的数学课老师问一个学生“这个图形有几个角”学生回答“两个。”老师表扬道“棒极了说得太好了大家为他鼓掌。”伴随着热烈的掌声教室里响起“嗨、嗨、嗨你真棒”的夸奖声。记者看到一堂课下来学生的脸上被贴上好多金星看起来像唱京剧的。据了解目前这种教学方式在实验区很流行。教师普遍采用这种方式教学究竟出于什么考虑一位教师说“传统教育似乎总是一味地批评、指责、否定学生使学生缺乏自信心。所以这次课改提倡多鼓励学生。哪怕只有一点点成绩我们也要表扬只要有一点点进步我们也要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