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创业实践赛0324.ppt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10.1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公益创业实践赛0324.ppt

公益创业实践赛0324.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一部分赛事介绍创业计划大赛为创业教育的普及和开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创业实操能力培养方面有所不足在吸引最广大学生参与方面有所不足2009的新探索出发点:培养大学生的创业实操素养突破点:公益领域赛事目标培养公益意识:通过对社会需求的观察与调研,形成项目的出发点培养创业素养:实际做成一个创业项目,用商业运作的方式来开展公益事业深化社会实践:好的项目来源于社会实践的观察,好的落实依赖于社会实践的开展,赛事给予经费支持实践活动2009:“北极光杯”首届清华大学公益创业实践赛2010:“北极光-清华”首届全国大学生公益创业实践赛2011:团中央学校部正式成为全国赛指导单位“北极光-清华”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公益创业实践赛2012-13:“北极光-清华”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公益创业实践赛2013-14:“北极光-清华”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公益创业实践赛参赛者应以公益为目的,基于对社会的充分了解和关注,瞄准某一具体社会问题进行立项,进而设计方案、付诸行动来加以解决赛事鼓励参赛者瞄准当前尚未得到足够关注或支持的社会问题或公益方向进行立项项目的受益者应为普通大众或弱势群体,鼓励“雪中送炭”而非“锦上添花”项目商业运作产生的收益,主要用于进一步推进项目进展,扩大项目规模参赛项目应采用商业运作的方式来解决瞄准的社会问题,应运用组委会配给的相对少量的启动资源,来撬动社会各界的相对大量的发展资源项目成型后,其运行状态应是在消耗资源的过程中通过某一商业模式不断引入新的资源,使项目可自身维持、可持续发展,单纯或主要使用组委会配给的启动资源支撑项目运行的“花钱买公益”的方式将不被接受赛事将考虑投入、吸收资源与所产生的社会效益的比例赛事鼓励采用创新性的商业模式赛事鼓励具有普适性、可推广性的运作模式项目执行计划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可行性,即需要考虑在预定的时间、人力、资源范围内,综合当地实际情况,设定切实可行的项目进度及目标赛事对项目的落实成果有较高的要求,凡进入决赛的项目,都应取得一定的落实成果,落实成果应与项目申报时的计划基本吻合赛事鼓励公益创业实践项目在完成赛事后继续运行,并将配给相应资源公益性缺失:赛事要求参赛者以公益为目的进行立项,进而设计方案、付诸实践。公益性的主要判据有以下三方面:(1)服务对象。需要面向普通大众或弱势群体,是“面临困难或问题”的对象。例如为有车一族提高停车便利性,就不满足要求。(2)项目的立足领域与运作方式。项目应面向公共服务领域,以趋近于社会企业的方式进行运作,而非传统的能够产生丰厚回报的领域和方式。项目应不是以丰厚盈利为目标的投资人所热衷投资的项目。(3)收入来源。项目在商业运作过程中,其收入的主要来源不能为公益项目的服务对象。可以面向服务对象收费,但不能构成主要来源。可以是商业广告或政府购买服务。(4)盈利使用。在满足基本的人员费用后,项目剩余的绝大部分盈利应用于进一步发展项目,而非用于提高人员薪酬待遇或用作其他方面投资。创业性缺失:赛事秉持“公益意识培育与创业实践相结合”的育人理念,要求参赛学生借鉴商业运作的模式开展公益项目,即强调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和“自造血”能力。“创业”的目的是为了让“公益”可自身维持、可不断发展。在这一方面最常见的问题即“花钱买公益”,项目只是简单地使用组委会拨付的资金或者其他机构的捐赠购买产品或服务用于服务对象,期间并未由项目运作产生新的收益。公益性与创业性不相关:在赛事的评判标准中,“公益性”和“创业性”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公益性”是项目的目标和着力点,“创业性”是项目的运作方式,两者是紧密结合起来的。这方面最常见的问题在于,部分团队开展了某一创业类项目(A项目),他们用A项目的部分收益,去完成另一件公益项目(B项目),而A项目和B项目本身并无任何实际关联。例如一个团队开展了一个出售清洗液的项目,用收益所得购买图书捐给希望小学,就属于典型的公益性与创业性不相关的情况。这一问题可以总结为『挣钱买公益』。典型项目典型项目非典型项目非典型项目第二部分赛事组织(以第三届全国赛为例)2012年4月,赛事宣传2012年6月,正式启动,向所有211高校发出邀请,团队可利用暑期时间开展实践活动2012年11月底报名截止,提交公益创业计划书,共收到100余份项目书2012年12月初,大赛组织初赛评审(书面评审)从所有报名团队中选出27支优秀团队进入复赛(来自12所高校)每支晋级团队给予2万的实践经费评委来自社会公益组织创始人、公益活动较为活跃的企业家、公益创业研究专家2013年3月,晋级复赛团队提交中期报告,汇报3个多月来项目实践进展组委会邀请创业导师对项目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和建议2013年5月18日上午,复赛在清华大学校内举行复赛第一轮,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