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赵州桥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Ma****57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5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三年级语文上册赵州桥教学设计.docx

三年级语文上册赵州桥教学设计.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三年级语文上册赵州桥教学设计三年级语文上册赵州桥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这篇精读课文,是一篇说明文。课文介绍了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通过对赵州桥的设计特点的说明,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赵州桥在中国乃至世界建桥史上都是一个创举,它优美的造型和非常实用的设计让世人赞叹。课文主要从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等方面写了桥设计上的特点。作者把说明与具体的描写结合起来,使学生了解赵州桥的建造特点。在教学中,一是让学生领悟语言描写的特色,积累语言;二是要学生认识赵州桥的建造特点,培养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设计理念:教师要鼓励学生运用学过的读书方法,多读多想,在自读中动脑思考,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比如,为什么说赵州桥的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应当由学生主动思考后提出,学生之间展开讨论、研究,而不要由教师提问,讲解。通过让学生注意收集资料,把赵州桥与一般的桥相比较,从而体会赵州桥的设计特色。教学目标:1、知识教学点认识“县、济、匠”等10个生字。会写"县、设"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设计、参加、雄伟"等23个词语。2、能力训练点了解赵州桥的结构特点和建筑特色,;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3、德语渗透点从闻名世界的赵州桥设计与建造及其在造桥史上的意义,体会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激发学生的自豪感。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及设计上的特点。2、教学难点:理解赵州桥是建桥史上的一个创举。课时安排:2课时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2、生字生词卡片。3、搜集有关桥梁的资料、图片和有关介绍滕王阁、绳金塔等南昌有名的古建筑的资料。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师:、随着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建筑事业越来越发达,如高楼大厦,桥梁等。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下现代化的桥梁。展示图片:(学生在欣赏过程中不断发出赞叹声:雄伟、美观)2、出示赵州桥的图片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向大家介绍的是一座古老的桥梁。大家一定想知道这是怎样的一座桥呢?下边就让我们先来看一看这座桥(出示赵州桥的投影片),这就是课文中所描绘的那座桥,它的名字叫赵州桥(板书:赵州桥)与刚才我们看到的大桥相比,这座桥可能并不起眼。但它却世界闻名,这是为什么呢?它到底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呢?我们来读读课文,一定会对它有所了解。二、初读课文1、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2、检查自学效果,出示生字卡片,要求读准字音。3、生质疑不理解的词语。师:你有哪儿不理解的地方?想好了问题就在脑子里琢磨琢磨我应该用一种什么样的语气向老师提问呢?我应该怎样让我提问的语言更准确、更清楚、更简洁呢?如果你觉得自己考虑成熟了,就可以举手了。师生共同释疑。如赵县:在河北省,古代叫赵州。隋朝: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离现在1300年。石匠:本文石匠是指隋朝的李春,是设计赵州桥的建筑师。设计:在建桥之前的周密思考,精新绘制图样,就叫设计。冲毁:冲破。历史遗产:历史留下来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或物质财富。看图理解“桥墩、横跨、拱形、双龙戏珠”等做动作理解:“回首遥望”4、齐读课文,思考:读了课文,你对赵州桥有哪些了解?课文写了赵州桥的哪些特点?三、指导学习第一自然段1、读了课文,你对赵州桥有哪些了解?2、生汇报:生:我知道赵州桥是隋朝石匠李春设计和参加建造的。生:我知道赵州桥是一座石拱桥,距今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了。3、理解“世界闻名”先用查字典方法来理解。然后引导学生结合全文内容深入研究,为什么赵州桥这样一座石拱桥却闻名于世界?四、指导写字1、重点指导“县、遗”等几个字。2、生练习写字。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认读生字新词。2、课文主要写了什么?3、师:赵州桥这座世界闻名的桥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呢?今天,我们继续随着作者去领略它的风采。二、品读课文(一)指导学习第二自然段。1、自由读第二自然段。想一想:这个自然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写了什么意思?这个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2、生汇报。生:这个自然段共有6句话。生:这个自然段是围绕“赵州桥非常雄伟”来写的。3、课文从哪些方面写出了桥的雄伟?(长五十多米宽九米多全部用石头砌成横跨在河面上没有桥墩拱形的大桥洞两侧各设计了两个小桥洞)4、赵州桥这样设计上有什么优点?(既减轻流水对桥身的冲击,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师做实验:用纸分别做两种桥,然后分别在上面摆放硬币。实验证明拱形桥更能承力)(板书:既……又……)师:我们把“既减轻了”后面的内容和“又减轻了”后面的内容位置交换一下。再读一读,想一想:意思变化了没有?生:意思没有变,说明既……又……这两部分内容不分先后,先说哪一部分内容都可以。[使学生从语言的实践中来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