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孩子巧说“不”(庾自叶的案例).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拒绝孩子巧说“不”(庾自叶的案例).doc

拒绝孩子巧说“不”(庾自叶的案例).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拒绝孩子巧说“不”庾自叶案例简介:奇奇是家族里的第一个男孩,爷爷奶奶、父母亲人宠爱有加,只要是自己想要的东西,从来没有落过空。最近,学校发了航模比赛的通知,想参赛的同学必须自己先买航模。奇奇很感兴趣,想都没想就报了名,放学回家后就问妈妈要钱。可是妈妈这些天心情不佳,加上多次接到奇奇老师的投诉电话,于是第一次拒绝了奇奇。晚上,奇奇,趁妈妈没注意的时候,从妈妈的钱包里拿了200元。第二天,奇奇交了126元的航模费用,剩下的钱请了几个好朋友吃零食,买玩具,所剩无几。第三天,妈妈发现了,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马上来到儿子学校,主动请求老师教育儿子。关键词:溺爱失责严重牵手案例背景:该家庭一直以来特别宠爱自己的孩子,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从没被拒绝过的孩子第一次遭到妈妈的拒绝,而且是没有任何商量余地的非常简单的二个字“不行”,孩子的逆反心理,加上平时的娇生惯养,于是自作主张,私自拿钱。问题所在:1、家长平时的娇生惯养。2、拒绝孩子方法不当。分析病因:这件事情的主要病因在家长,首先,平时,全家人都把孩子当小皇帝宠着,事事都顺着他,百般的迁就孩子,突然,你某一天拒绝孩子,孩子怎么可能那么听大人的话?看着别的同学在装自己心爱的航模,奇奇想要得到航模的欲望就会不断膨胀,加上平时要风有,要雨得雨,这个面子怎么挂得下?机灵的孩子肯定想:“不给,我就自己拿。”第二个原因,拒绝孩子的方法问题。如果家长先和孩子讲不同意的理由并告戒孩子没有家长的同意私自拿钱是绝不允许的,或者说再给孩子一个期望和引导:“你学习进步了,老师不再投诉你欠作业了就买……”我相信,孩子不会出现私自拿钱的现象。第三,家长平时和老师联系太少。指导过程:根据该个案的具体情况,我采取的策略是:对孩子因势利导,以理服人;对家长正确引导,指点迷津。孩子的妈妈找到我,我马上和奇奇的班主任李老师商量,叫上奇奇找来相关的同学,并找了一间清净的办公室。在我们的引导追问,详细了解情况以后,事情的真相大白后我们把孩子及妈妈留下。以下是指导过程中的访谈摘要。指导老师:奇奇,你想参加航模比赛本是件好事情,不过要征得父母的同意才行,偷偷拿妈妈的钱是不对的,知道吗?奇奇:老师,我知道不能偷偷拿妈妈的钱,可是我昨天问妈妈要,妈妈不给。我很想,所以就……班主任老师:妈妈不同意,你又非常想参加,那你应该和妈妈讲道理啊,你讲得妈妈心甘情愿了,那才行啊,自作主张拿妈妈的钱可不对了!还有你拿剩下的钱请同学,这说明你很讲义气,很重友情,但是吃零食,买玩具是最好的方式吗?万一你买的零食不清洁,同学吃了以后中毒了怎么办?你如果一定要向你的好朋友表示心意的话,可以买书、本子等学习用品啊,当然前提也要征得妈妈的同意,因为你花的还是妈妈的钱啊!奇奇:老师,我明白了。指导老师:奇奇,钱已经花了,航模也买了,你就好好的去参加航模比赛吧,争取拿个奖回来,好吗?但是你得向妈妈保证,以后再也不偷偷拿钱,需要什么东西一定要和父母说。奇奇:妈妈,我以后再也不这样了。孩子妈妈:好吧!看在老师的面子上,妈妈给你一次机会。指导老师:现在上课时间到了,孩子你先去上课吧!(孩子和班主任老师上课去了,我又单独对孩子妈妈进行引导。)班主任老师:奇奇妈妈,我建议你们以后要注意和孩子的沟通方式,你看这件事情,如果你们和孩子讲清楚了为什么不给钱的理由,而不是一个简单的“不”字,也就不会出现今天这事了。当然,心切的孩子想法拿钱去交的现象也不要太紧张,千万不要给他一个“偷”的罪名,不过回家后一定要严肃的批评和警告,绝对不能再有下一次了。以后孩子再有什么要求,你们如果不同意的,切记:一定要和孩子讲清楚你们为什么不同意的道理,让他明白父母为什么说“不”。只有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孩子心悦诚服了,才不会产生逆反心理,才不会有类似今天这样的偏激行为发生。孩子妈妈:谢谢老师!我现在已经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可是他爷爷奶奶还是那样宠他。指导老师:你们家庭应该要召开一次家庭会议,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要达成共识,凝成教育合力。否则,孩子会养成投机取巧的不良习惯孩子妈妈:老师指点得对,以后我的小儿子可不能再这样了。指导老师:那是,你的小儿子必须从小抓起了,只要他的要求不合理,我们父母就要立场坚定,并狠心的说“不”,表面看似残忍,实则在培养孩子健全的性格和品质,例如,有的孩子总是丢三落四,上学去了老是打电话要家长送书、笔之类的,家长担心孩子被老师批评,认为孩子还小,忘记一点东西是件很小的事情,马上给孩子送来。恕不知,久而久之,该孩子不但丢三落四,连作业或者考试也粗心、漏题……如果孩子第一次这样,我们家长就严肃的拒绝并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凡事从小做起等等!我们的孩子丢三落四的坏习惯肯定不会那么严重。孩子妈妈:谢谢老师!指导效果:经过多次跟踪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