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③ 第一单元 第二讲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ppt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PPT 页数:73 大小:6.6M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必修③ 第一单元 第二讲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ppt

必修③第一单元第二讲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6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枢神经1.基本方式:反射2.结构基础——反射弧(1)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2)反射弧的结构与功能分析(2)反射的条件①反射弧只有保持其完整性,才能完成反射活动。②反射弧完整,还需有适宜刺激才能发生反射活动。1.在用脊蛙(去除脑保留脊髓的蛙)进行反射弧分析的实验中,破坏缩腿反射弧在左后肢的部分结构,观察双侧后肢对刺激的收缩反应,结果如下表:上述结果表明,反射弧的被破坏部分可能是()A.感受器B.感受器和传入神经C.传入神经和效应器D.效应器答案:C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电传导(局部电流)(1)过程(2)特点①生理完整性:神经传导要求神经纤维在结构上和生理功能上都是完整的。如果神经纤维被切断或用药物阻断,破坏了结构的完整性,冲动不可能通过断口。②双向传导:刺激神经纤维上的任何一点,所产生的冲动均可沿着神经纤维向两侧同时传导。③绝缘性:一条神经包含着许多神经纤维,各条纤维上传导的兴奋基本上互不干扰,被称为传导的绝缘性。④相对不疲劳性:有人在实验条件下用每秒50~100次的电刺激刺激神经9~12小时,观察到神经纤维始终保持其传导能力,因此神经纤维是不容易发生疲劳的。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单向的突触传导(递质传递)(1)突触:一般情况下每一神经元的轴突末梢只与其他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形成接点,由此可分为两类:(2)神经冲动的传导,如下图所示:(3)递质:递质是神经细胞产生的一种化学信号物质,对有相应受体的神经细胞产生特异性反应(兴奋或抑制)。①供体:轴突末端突触小体内的突触小泡。②受体:与轴突相邻的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膜或胞体膜上的蛋白质。③作用:使另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4)递质移动方向:突触小泡→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5)兴奋传递过程:轴突→突触小体→突触小泡→递质→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下一个神经元)。(6)突触传递的特征①单向传递: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由于突触的单向传递,使得整个神经系统的活动能够有规律地进行。②突触延搁: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比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要慢。这是因为兴奋由突触前膜传至突触后膜,需要经历递质的释放、扩散以及对突触后膜作用的过程,所以需要较长的时间(约0.5ms)。③对某些药物敏感:突触后膜的受体对递质有高度的选择性,因此某些药物也可以特异性地作用于突触传递过程,阻断或者加强突触的传递。①在神经纤维膜外,兴奋传导方向与局部电流方向相反;在神经纤维膜内,兴奋传导方向与局部电流方向相同。②在一个神经元内有一处受到刺激产生兴奋,迅速传至整个神经元细胞,即在该神经元的任何部位均可测到电位变化。③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④兴奋在反射弧中的单向传导是由突触所决定的。⑤兴奋在突触的传递,需要突触小体中的高尔基体参与递质的释放,释放的递质需经突触间隙的组织液。2.下图是一个反射弧和突触的结构示意图,请根据图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的N是,其神经末梢接受刺激后,接受刺激部位的膜外电位变化为。(2)图乙中的②表示,它的形成与有关,物质③对突触后膜的作用效果是。(3)请在乙图的方框中用箭头画出兴奋传导的方向,并简述理由。。(4)假如丙图中的Y来自甲图中的A,丙图中的X来自大脑皮层,当感受器受到一个刺激后,导致效应器产生反应,则Y释放的物质对突触后膜具有作用;但如果大脑皮层发出的指令是对这个刺激不作出反应,则X释放的物质对突触后膜具有作用,导致效应器不产生相应反应,这又说明一个反射弧中的低级神经中枢要接受的控制。解析:(1)根据神经纤维上是否有神经节,不难推断出N是传入神经的末梢和相应的附属结构,为感受器;静息时,神经细胞的膜外是正电位,受到刺激后变成负电位;膜内电位变化正好相反。(2)②是突触小泡,它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物质③是递质,对后膜的作用效果是兴奋或抑制。(3)由于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传导方向只能是单向的,即只能由前膜传向后膜。(4)感受器受到一个刺激后,导致效应器产生反应,则Y释放的物质对突触后膜有兴奋作用,而大脑皮层对此刺激不作出反应,则X释放的递质,对后膜具有抑制作用。这正好说明一个反射弧中的低级神经中枢要接受高级神经中枢的控制。答案:(1)感受器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2)突触小泡高尔基体兴奋或抑制(3)←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4)兴奋抑制高级神经中枢结构名称2.大脑的高级功能3.(2007·广东高考)当你专心作答试题时,参与的高级中枢主要有()①下丘脑②大脑皮层H区(听觉性语言中枢)③大脑皮层S区(运动性语言中枢)④大脑皮层V区(视觉性语言中枢)⑤大脑皮层W区(书写性语言中枢)A.①③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