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故宮博物院—本館北宋特展故宮博物院2007年3月31日下午14時0分至16時40分台北故宮博物院1.在這次故宮大觀中,對於北宋特展其實可分三大部分,分別是「書畫」、「汝窯」和「宋版圖書」以下將分別介紹主要內容:「北宋書畫」故宮所藏北宋書畫舉世聞名,此次舉辦「北宋書畫特展」,完整呈現這批重要的藏品,並向國外博物館商借五件作品一併展出。此項展覽是從典範性的角度,為影響深遠的北宋書畫提供新的文化視野。如繪畫描繪技術、畫家專業性、繪畫思想、畫科類別、個別畫風或地域的建立等,在北宋時皆已成熟完備,後代繪畫大致循此模式與概念,拓展新的創作途徑。「北宋汝窯」汝窯瓷器,以溫潤典雅的天青釉聞名於世,被視為青瓷之魁。因燒製時期甚短,傳世品極少,歷代視為稀世珍寶,目前全世界僅存約七十件,其中二十一件收藏於故宮,此次將首度全數展出。配合展覽,特別向英國倫敦大學大衛德基金會、日本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和大陸河南文物局商借北宋汝窯、高麗青瓷和考古出土的標本、窯具和破片,一起規劃展出,呈現北宋汝窯在陶瓷發展史中的地位及影響「宋版圖書」宋代由於造紙、製墨及印刷技術的改良,使得出版事業突飛猛進,從中央到地方政府,乃至於各地書坊,皆全力編印圖書,可惜流傳至今已為數不多,在物以稀為貴的價值觀下,宋版書的魅力與日俱增。而實際上,無論在文獻學、校勘學,或雕版印刷藝術等層面,宋版書皆對後世書籍的刊印具有深遠的意義。因此,此特展將以宋代當時的梓印概況,用四個子題,來展現宋代圖書的開創性和典範性。由於存世宋本已稀,故所選多屬天壤孤本,是為特色所在。在本次展覽中,除了觀賞到北宋文物之外,也得到一些新的知識,首先我的第一個疑問就是為什麼北宋展的主題是「大觀」?還來才知道「大觀」因為是『宋徽宗的年號』,期間雖然只有短短的二十幾年但是卻是北宋文化發展的精華階段,也代表著北宋的水墨、瓷器和書法成熟到進入另一個境界足以稱之為『大觀』。其中,亦在本次展覽中觀賞到了故宮鎮館三寶范寬《谿山行旅圖》、郭熙《早春圖》、李唐《萬壑松風圖》,其中讓我感到最訝異的就是范寬「谿山行旅圖」,因為他是在民國四十七年,始由故宮前副院長李霖燦生生,在畫幅右角的樹陰下樹葉間隙中發現了「范寬」二字款,才更確定了它的歸屬。谿山行旅圖范寬除此之外也有一些較為新奇,例如,寫錯字,我想應該不是只有屬現代的我們會犯的錯吧,而當時他們又怎麼處理呢?蘇軾的《寒食帖》中就有幾個寫錯字的地方,而他又是如何處理呢?原來他是在該字旁邊垂直點下幾點即代表錯字。例如蘇軾欲將「殊少年子」改為「殊病少年」。就在「年」字旁點了四點,並在「殊」與「少」之間寫了個小小的「病」字。後幾段中的「雨」亦是如此處理!黃州寒食詩蘇軾在觀賞完本次北宋大觀展之後,深深覺得「大觀」二字,真的是名副其實!從維妙維肖的書畫,獨領風騷的汝窯和稀有珍貴的宋版圖書每一個作品都是「大有可觀」!在觀賞書法時,有種國家多難而文運不衰的感覺,雖然當時政局相當的不安,而文人墨客卻可以有表現不滿現實的個性書法,表達他們的心境。還有就是獨領風騷的汝窯,不論是「天青色」、「雨過天青」或「淡青色」,據說是連科技發達的我們都還無法模仿出來的顏色,由此看出當時製窯的功力可見一斑。除此之外,在觀察宋版圖書時,真的可以用鬼斧神工來形容,不論字體大小,筆畫多寡,他們總是有辦法刻印出來。而且不止中央與地方政府全力編印圖書,書店坊市也競相加入了刻書的行列,由此可看出而宋人刻書態度嚴謹,校勘精審。所以本次的大觀之展,真的可說是不虛此行!在參觀完本次的展覽後,我發現透過藝文活動的參與與參觀,不僅能夠提升個人的人文素養,同時也可培養與提升公民的素質。因此我認為未來在教學上除了學識上教導外,教師也應該適時地帶領學生去參觀展覽或藝文活動,不僅能夠將課本的知識與參展的內容相結合,同時在參展的過程當中,教師也可適時地給予學生好公民在公眾場合應有的行為與禮貌,更能夠給予學生課本知識外的公民教育與公民素養。再者,我認為參觀展覽可做為教師的教學方法之一,但是除了參觀外,我認為課後的反省與心得亦是參觀教學後所必須作的作業,透過參觀過程的紀錄與省思,能夠有助於學生的學習,同時也能夠加強學生對於展覽內容的瞭解與記憶。因此我認為參觀展覽有其助益,但是事後的心得與討論也是教師必須努力以及要求學生的部分,如此一來才能夠真正收到參觀展覽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