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2经济成长历程.pptx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X 页数:25 大小:1.5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必修2经济成长历程.pptx

必修2经济成长历程.ppt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单元地位在人类发展进程中,经济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它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并在社会政治、文化的发展中起决定作用。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是推动历史发展的终极动力,因此经济史的学习是历史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中国古代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为中华文明的萌芽、发展提供了经济基础,使中国成为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但是后来自然经济又成为中国落后于世界的重要根源。考点一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黄河流域“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中的“五谷”和“六畜”分别指的是什么?五谷:六畜:十二生肖:二、从耒耜到曲辕犁(农具的进步)翻土工具2.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的使用和牛耕?春秋时期,人们掌握了冶炼铁的技术,铁农具逐渐代替了过去的石制、骨制等笨重易损的农具。这一变化大大提高了当时的农业生产效率。大约在战国中后期,牛力犁耕开始出现,但在西汉中期以前,牛耕情况并不普遍。3.汉代农具的改新和农耕技术的发展汉代中期,人们发明了犁壁,自此以后,牛耕得到广泛推广。三国马钧唐宋时期4.曲辕犁的发明?(唐代)5.古代灌溉工具的进步?古代生产工具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三、水利设施的逐渐完善?四、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二)小农经济(自耕农经济)评价:五.精耕细作技术的成熟(学生了解就可)(3)隋唐时期南方水田的精耕细作技术逐步成熟(育秧移裁、曲辕犁);(4)宋元时期精耕细作技术进入全面成熟时期(北方出现畜力牵引的旱地中耕工具耧锄、江南水乡稻麦复种制的出现,标志我国精耕细作水平上升到新高度、农作物品种交流广泛,北方粟麦在江南大量种植、占城稻传播到江淮、棉花由福建广东推广到长江流域、南方江浙地区成为全国经济重心、)(5)明朝引进的玉米甘薯在清朝推广种植,粮食总产量大幅增加、形成专业经济生产区域、出现《农政全书》)。六、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是什么?我国农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世界众多文明古国中,很早就形成了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体系。中国农耕文明经济形态的产生和发展,既得益于东亚大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生态环境,也和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水利工程的兴建有关。从耕作方式上看,自春秋自耕农经济出现后,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男耕女织”式的小农经济就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主要生产方式。鉴古知今。了解我国古代农业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必将有助于实现中国式的农业现代化,建设和谐的社会主义小康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