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教室的介绍教学演示.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138KB 金币:18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多媒体教室的介绍教学演示.doc

多媒体教室的介绍教学演示.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8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多媒体教室简介、教学示范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中心陈张发一、课程内容与目标简述:(一)课程内容:1、我国电化教育的概述:讲解电化教育的产生和发展基础,电化教育如何提升到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技术)?介绍远程教育的产生和发展,着重讲解第三代(现代)远程教育的特点,简单提一下上海电化教育情况,着重介绍本校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中心和网络教育学院的情况。2、多媒体教室的配置:讲解从媒体(多媒体)引入多媒体教室的设备配置、功能、技术指标及使用方法。3、多媒体微格教学系统介绍;讲解多媒体微格教学系统设备发展概况及使用方法。4、思考题为了巩固学习课程内容(1、2、3)。(二)课程目标:通过本教学过程使学生了解我国电化教育发展概况和现状;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多媒体教育教学设备)的应用;通过微格教学操练,把微格教学的技能和教材教法的技能融为一体,为教学实习奠定扎实基础。一、课程内容:(一)我国电化教育的概述:1、电化教育的产生与发展(1)解放前: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影、广播、照相的发明,西方发达国家,首先把电影、播音、幻灯引入课堂教学,电影、播音、幻灯三者结合组成“视听教育技术”。国外的视听教育技术产生于上个世纪二十年代。我国的电化教育产生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具体理由:(1)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我国有一批有识之士漂洋过海到西方发达国家攻读国外的视听教育技术,他们把国外的“视听教育技术”翻译成“电化教育”。(2)三十年代,金陵大学除了引进大量教学电影译制外,自己还摄制电影,开设以“电化教育”命名的专业,又对电化教育人员培训。解放前,金陵大学可以讲是我国电化教育的领头羊。(3)1936年,沪、宁等地出版了以“电化教育”命名的刊物,宣传交流电化教育经验。(4)开展电化教育的几种媒体(电影、播音、幻灯)都需要电,“电”在当时代表先进。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上海郊区许多生产队还没有用上电,放映电影需要自己发电,每当收获季节,打谷场上使用的是人工脚踏脱粒机。1965年,上海市电化教育展览会还展出过用马灯、汽油灯作光源的幻灯机。(5)1936年,南京教育部成立电影、播音两个教育委员会;1940年,两个教育委员会合并,教育部电化教育委员会成立。综上所述:电化教育产生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1936年,当时为了将电影、播音、幻灯等媒体用于教育活动而给它一个总称。“电化教育”是我国独创的一个名词,它代表了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先进的新兴的教育思想,其中“电化”就是由“电”展开的现代化,这里不难看出,电化教育就是现代化教育。(2)解放后:1958年,北京市电化教育馆成立,各省(市)、直辖市电化教育机构相继成立(沈阳、大连、武汉、广州、南京等地)。解放后,北京市电化教育馆可以讲是电化教育的领头羊。1960年,北京教育电影制片厂成立,国家舍得花钱支持教育,说明我国政府及教育机构对电化教育十分重视。因为,当时正值三年自然灾害,前苏联撤离专家又逼债,天灾人祸,经济萧条,工厂停工,工人回乡。1965年,全国第一次电化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主要由北京、沈阳等地宣传、交流经验,来推动全国电化教育工作。1966年5月16日,中央发“5-16”通知,文化大革命开始,从此,除部队外,各级党委都靠边站,各行各业都在搞文化大革命运动,学校停课,教育受到严重的破坏,教职员工去“五、七”干校(农村)接受工农兵(贫下中农)的再教育,电化教育设备刀枪入库,人去楼空,有些省市,打、砸、抢愈演愈烈,电教设备损失惨重。文革后: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文化大革命结束。经过拨乱反正,电化教育重新起步:1977年10月邓小平会见来华访问前英国首相爱德华·希思,在讲及人才紧缺,希思介绍英国开放大学。邓小平表示:我国也要利用卫星电视发展教育事业。1978年2月,邓小平在《关于筹备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的请示报告》上亲笔批示。1978年8月,国务院同意:中央电化教育馆成立。于是在上海、昆明、北京先后举办国外视听教育器材展览会,展出:录像机、摄影(像)机、电影放映机、电视机、计算机------各种器材应有尽有。1979年2月,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举行首次直播开学典礼,从此,揭开了我国远程教育新篇章。1980年,中央电化教育馆举办全国高教、普教影视编导班,制作课程软件,使引进的硬件充分发挥作用。1983年,全国电化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会议除交流、宣传电化教育工作外,会议期间,提出了许多政策性很强的问题:例:电教机构的性质、待遇、职称(务)、设置等。1983—1985年我国电化教育学科理论体系的建立标志有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