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新课程实验教学要求(1).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6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高二语文新课程实验教学要求(1).doc

高二语文新课程实验教学要求(1).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二语文新课程实验教学要求(讨论稿)市语文学科指导组高二语文新课程,是高中三年语文新课程实验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在高一完成了四个必修模块教学的基础上,还有一个必修模块的教学;然后,进入语文选修模块的教学。开设选修课程,这是本次新课程实验的亮点和特色,广大教师应做好充分的思想与知识准备,以迎接新情况、新问题的挑战。各位教师应认真备课,在每门选修课开设前一个月通读教材,制定模块教学计划。备课组长要大胆工作,尽职负责。一、必修5教学教学时间:10周(含考试)。教学建议:1.重点——“文言词语和句式”(必修5的“梳理探究”),这在文言知识能力方面是必修的总结,选修的基础。该课内容可以适当扩展,教学时数用4节课左右,并作为必修5模块考试的重要内容。必修五个模块教学用时1.25学年,共学习30首古诗、18篇文言。2.难点——第3单元《咬文嚼字》《说“木叶”》《谈中国诗》,可以介绍一些文艺随笔给学生课外阅读。3.本模块的写作要求实际是高考作文“发展等级”的要求,学生难以在短时间里达到,应当降低台阶,先让学生结合历年高考优秀作文有所了解、认识,量力而行;还可以在以后的学习中进一步提高。4.必修课是基础,教学务必扎实、有效。二、选修1(《语言文字应用》)教学教学时间:10周(含考试)。教学建议:1.教学目标本课程重在培训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注意在生活和跨学科的学习中学语文、用语文,在学习和运用的过程中提高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这里突出了语文与生活、语文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体现了生活处处有语文、处处留心皆语文的理念,传承“学”与“用”相统一的语文教学传统,明确“学”的目的在于“应用”。2.教学安排教学内容的取舍详略:《语言文字应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者的话”指出:“在专题选择上考虑了‘自由取舍’。有条件的学校和老师不妨多讲点,有能力的学生不妨多学点(包括自学),其他学校和学生则可以突出重点、抓住难点,甚至‘看菜吃饭、量体裁衣’。”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联系高考,我们对教材进行详略处理,并调整章节顺序,增加教学内容(“语言得体”)。本模块的教学时间为10周,其中9周教学(每周4课时,计36课时),1周复习考试。作文讲评每两周1课时,整个学段共4课时;余下32课时分配如下:初中语法、修辞复习与衔接(4课时)第一课走进汉语世界(2课时)第二课千言万语总关“音”(1课时)第三课神奇的汉字(2课时)第四课词语万花筒(4课时)第五课言之有“理”(7课时)第六课语言的艺术(12课时)3.教学意识⑴应用意识。学生学习、积累有关语文知识和材料,为了“应用”。教师教学内容的设置、教学活动的安排、教学形式的选择,都应该从“应用”着眼,又通过一定的过程落实到“应用”上。⑵整合意识。教师须引导学生对过去(初中)学过的语文知识,结合例子进行必要的归纳、梳理。⑶实践意识。以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为目标,并以语文实践为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讲究“训练”的科学、阶梯、有效,“训”是教师精要的讲解、点拨,“练”是学生适量的模仿、实践,“训”指导“练”,针对“练”,矫正“练”;“练”的情况反馈,证明“训”的效果。以上,“应用”是第一位的;“整合”服务于“应用”,反过来又指导“应用”;“实践”是达到“应用”的主要途径。三位一体,相辅相成,相互促进。4.教学方式本模块教学,课堂上主要不是教师传授语言知识,而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积极参与语言实践活动,“注意寻求与课程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变“告诉式”为“参与式”。⑴实例教学法生活中的语言生动而丰富,是一笔取之不尽的教学资源,应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应用的实例入手,去感悟、探究语言文字运用的规则、特点。鲜活、趣味。⑵情境教学法教学中应有意识地搜集电视电影、报纸杂志、日常生活中鲜活的语言材料,或者结合阅读、写作的实例,注重在具体的语境、语体、语用中引导学生认识、辨别、应用语言,避免机械化训练,避免玩文字游戏。5.防止几种情况⑴效率低效,内容浅化(重复初中内容,泛泛而谈,没有教学重点,不能突破难点);⑵针对性不强(未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教学起点太高或过低);⑶讲座式灌输;⑷以练代教;⑸教师缺乏模块的整体意识(如扬长避短式取舍教学内容)。教师应投入时间备课,搜集材料,使课堂教学容量大、有深度,扎实、有效。三、选修2(《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教学时间:6周。教学建议:1.教学目标提高中国现代诗歌散文的欣赏水平,培养审美能力。2.教学安排⑴“中国现代诗歌”,用1周时间完成,重在了解、把握新诗的“意象”“意境”等特点。教学过程中,可以先学习知识短文,然后选择几首诗为重点学习,以点带面。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