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摘要:儿童习得母语时享有心理、生理、认知以及环境等方面优势,因而比较轻松;相比之下,由于缺乏这些有利条件,大多数外语学习者觉得外语学习困难重重,而且学习效果也往往不尽人意。本文旨在分析这两种语言习得难易的原因,并建议性提出外语教学可以参照母语习得过程的某些方面,从而改变教学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关键词:母语习得;外语学习;内部因素;外部因素中图分类号:H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7508(2005)04-0071-03一、引言几乎所有正常儿童六七个月时就开始咿呀学语(Carroll,2000),到了五岁左右,就能掌握相当复杂的句子结构,而且可以比较自由的运用语言来进行交流(桂诗春,1985)。而大部分外语学习者的境况就不一样了。他们学了十年左右的外语,可是运用起来依然感到迷茫,其水平也至多相当于初学者而已。本文主要从内、外两方面对外语学习和母语习得这两个过程的难易对比进行原因分析。二、影响语言学习过程的内部因素众所周知,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语言学习也不例外。外语学习和母语习得的难易差别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各内部因素造成的。1.心理因素(1)焦虑。克拉申认为语言习得和语言学习的心理过程为:输入(input)→过滤(filter)→吸收(intake)→组织(organizer)→监控(monitor)→输出(output)。如果学习者对所学课程感到惧怕和忧虑,就会产生学习这门课程的心理障碍,语言材料在过滤这一阶段停止不前,无法到达大脑并被吸收,当然更无法进行此后的各过程乃至输出运用了。(王初明,1990)也就是说,过分焦虑会阻碍学习。儿童在习得母语过程中,一般不会感到焦虑,不担心犯错误,因此敢于张口说话,不断练习。这种良好的心理状态促使他们轻松地学好母语;然而紧张、焦虑甚至恐惧情绪在多数外语学习者中是普遍存在的。心理学家古朗曾认为,当一个人被要求讲一种外国语言时,他不仅仅心理上受到威胁,而且精神和身体的整个系统都直接受到牵连。外语学习者学习外语时,往往过分担心学习结果,注重语言形式,害怕犯错误,为了面子不敢当众说话,有时甚至会逃避学习任务。尤其对一些性格不稳定的学习者来说,考试成绩不好,外语说得不标准、不流利,他们都会感到羞耻。这样过分的焦虑势必影响外语学习效果。(2)求同一性。也叫做民族同一性,指学习者对本民族文化和自己作为本民族成员的态度。(Carroll,2000)人有很强的欲望成为自己生活社区中的一员,与别人一样。儿童习得母语的过程就是学习本民族文化的过程,是促使自己尽快融入本民族、成为本民族一员的过程。因此,求同一性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儿童很快习得母语;而大部分外语学习者生活在一个语言环境,学习的却是另外一个环境中使用的语言,因此求同一性对他们学习外语作用一般不大。尤其是过了青春期(12或13岁)的学习者,他们有自己的思想,当他们对所学外语本身以及它所涉及的文化、政治、民族抱否定态度时,或者当他们的民族意识很浓、觉得学习外语和外国文化会破坏自己与本民族人一致性时,求同一性动机不但不会激励他们学习,反而会阻碍外语学习。(3)表达欲望。人总有很多欲望要满足,交流便是其中之一。儿童也希望与身边的人交流,表达自己的欲望。例如,儿童渴了饿了时必须靠大人喂食,因此他们得告诉大人自己渴了饿了。这种需要促使儿童从哭发展到习得母语。但是外语学习者一般完全可以靠母语表达各种生活和情感需要,因此所学外语似乎没有多少使用价值。但外语课在很多国家都属于必修课程,学习者不得不学,然而他们动力不足。他们可能是为了个人的职业及前途,为了达到学校的要求,为了取得好分数,不甘落后于他人等而学习。但所有这些都属于外部因素,它们远不如儿童表达欲望这一内在因素有推动力。有时外语学习者甚至怀疑花费在外语学习上的时间是否值得,因此自然不会像儿童那样全力去学。少数学习者虽然也有很强的欲望要学好外语,并用外语交流,但是他们往往缺乏使用外语的环境,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打击他们的积极性。2.生理和认知因素儿童的大脑很有可塑性。从生理角度来讲,儿童还没有发育成熟,他们的大脑还没定型;从认知角度来说,儿童的大脑几乎是一张白纸,不受过去记忆的影响,这样学习母语比较轻松;相比之下,大多数外语学习者的大脑已经基本发育成熟,他们的记忆已不再是空白,而是充满了过去的经历和知识,这些都可能干扰外语学习。语言学界常提到的母语干扰就是一例。中国人说英语时,经常用“he"代替“she",或者用“she"代替“he",这主要是因为汉语口语中没有第三人称发音的区分,无论阴阳性都读为“ta"。另外外语学习还受已经学过的外语知识干扰。外语学习者常犯过度推广错误(overgeneralization)。例如:他们会把规则动词的过去式变形规则运用到不规则动词变形上(一般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