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教案【表格精编版】.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94 大小:12.8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最新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教案【表格精编版】.pdf

最新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教案【表格精编版】.pdf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8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最新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表格形式精编版)学校:__________________备课教师:__________________1春夏秋冬课题春夏秋冬课型新授课课文是一篇“词串”形式的识字韵文。整篇课文是围绕一年四季的季节特点来安排词串的。课文配有精美的插图,为学生了解四季特点和识字识词创设了情境。设计说为了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本课教学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将识明字、写字和认识事物结合起来,指导学生通过想象,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等多种方式来识字识词。本文词串韵律感强,画面感强,教师要指导学生反复朗读,在识记生字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口头表达能力。课前准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备2.制作本课生字卡片。(师生)课时安1课时排教学过程教学环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效果检测节1.听儿歌,说说从儿歌里听到了什么。2.跟着老师朗读课题。1.播放儿歌《四3.学写生字“春”一、儿季》。“冬”。歌导2.板书课题,指导(1)观察字的结构。入,初学生朗读,教学生1.猜字谜。(2)观察老师书写,步识字字“春”“冬”。(1)三人看日出。()跟着老师书空,说(用时:(1)指导观察。(2)又戴半边帽,脚蹬两只鞋。()笔顺。10分(2)示范书写。(3)观察这两个字钟)(3)指导学生书写。在田字格中的位3.指导组词。置,进行描红。4.联系生活给这两个字组词,交流自己识记“春”“冬”的方法。2.看图写词语,用上本课词语。1.学生自由朗读词语和词组,读不准1.出示课文中的插的字音可以先圈起图,相机出示“春来,再请教老师和风”“夏雨”“秋同学,最后再读几霜”“冬雪”,指次。导学生借助拼音朗2.学生先在小组内读词语。读准“风”进行自主练习,做和“霜”。到读准字音,读通2.出示词组。“春句子。然后请读得风吹”“夏雨落”好的同学示范,其“秋霜降”“冬雪二、图他同学听一听怎样飘”,指导学生借文结读出节奏感。助拼音读准词组。合,朗3.采用不同方法朗3.指导学生用不同读词语读词语和词组。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朗读词语和(用时:以分开读,也可以词组。15分组合读。4.出示插图,指导钟)4.观察课文插图,学生观察,并说出按照顺序说说图画图画上有什么。出上有些什么。示词语“青草”“红5.借助拼音朗读好花”“游鱼”“飞第三组词语和第四鸟”和词组“池草组词组。青”“山花红”“鱼6.说几个像“春风”出水”“鸟入林”。“夏雨”“春风吹”5.指导学生用不同“夏雨落”这样的形式读好词语和词词语。组,读出韵律美。7.男女生比赛朗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出示本课的生1.同桌之间交流自3.写出下面生字的笔顺。字,指导学生识记。己是怎样识记“吹、风:__________________2.重点强调“霜”落、降、飘、游、入:__________________和“雪”,“飘”池”这些字的。三、多飞:__________________和“风”,指导学2.观察生字“霜”种形生观察字形,认识“雪”“飘”“风”,式,自部首“雨字头”。认识部首“雨字主识写3.指导学生区别做头”。(用时:部首时的“雨”和3.说说在书写时15分4.说出含有雨字头、风字旁、耳刀旁的汉字“雨”书写上“雨字头”发生了钟)字。的不同。怎样的变化。雨字头:雪、______、______。4.指导学生积累其4.观察字在田字格风字旁:飘、______、______。他带“雨字头”的中的位置,观察老耳刀旁:降、______、______。字。师书写。5.示范书写“雪”5.说出“雪”“风”“风”。指导学生的笔顺,以及书写观察结构。时的注意点。6.指导学生书写,6.描红,反馈,评巡视。价。7.自主识写“花”“入”“飞”。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8.描红,练写。教师批注2姓氏歌导学案设计课题姓氏歌课型新授课本课通过节奏明快的儿歌,把生字的组成规律和中国的百家姓结合在一起,为识字创设了一定的情境。要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式自主识记生字,设计说明培养他们的学习主动性。课文短小,在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运用已知的经验来理解儿歌,也可以通过组织游戏来帮助学生在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