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课题】七上第一章第二节地球仪和经纬网(第一课时)【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经度的划分。【教学目标】:1、认识地球仪。了解赤道、两极、纬线、经线,能够在地图、地球仪上准确地找出。2、明确东西半球的划分。3、掌握经线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教学重点】:1、了解赤道、纬线、经线,能够在地图、地球仪上准确地找出.2、掌握经线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教学难点】:掌握经线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学情分析】:学生对第一节课所讲的地球的形状、大小,缺乏理性思维,同时大多数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不够,地球上的经、纬线比较抽象,学生难于理解。【教学模式】:三化六步模式【教学方法】:学案导学【教具准备】地球仪、地图册【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组织教学:复习提问:总结作业情况,地球的真实形状描述:平均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地轴、两极思考、回答回忆上节课所学内容,及时巩固引入新课展示学习目标:地球的真实形状由于很不规则,而且很大,在日常运用时不方便,因而人们常把它化简成为理想化的正球体模型。我们用的地球仪就是这样的。观察地球仪、思考引起学生对地球仪探索的兴趣提出问题了解地球仪1、展示并转动地球仪,组织学生讨论。2、认识地轴、两极、经线、纬线、赤道。地轴是一个假想轴。3、看书找出定义。1、观察地球仪,分组交流认识地球仪,并在《助学》P4图中填出地球仪各部分名称。2、在地球仪上指出这些部分名称。掌握、理解。让学生通过实际观察认识、了解地球仪,直观,印象深。过渡下面我们来详细认识经线和经度提出问题引导学习精讲点拨组织学生观察地球仪,并完成《助学》P4-5二、经线和经度部分的内容小组交流、讨论,完成表格和《助学》二:1、看经纬网地球仪认识经线的形状、长度、指示方向。2、不同角度观察经线的形状,填图。3、根据课本P7图,找出经度划分规律。4、看课本P8图,学习东西半球划分。可使学生对经线、经度、东西半球划分有个全面而深刻的认识。为以后学习地球的运动打下基础强化训练1、填充图P2-3一、五2、判断东、西经度和东、西半球练习边讨论边做题及时练习、巩固内容总结引导学生根据《助学》P5“知识结构”总结本节内容小组合作总结培养学生归纳能力方法归纳注意观察,多看地球仪,认识和领会地轴、两极、本初子午线和赤道等这些基本点及线的重要性,辨认东西半球的划分,辨别东经和西经的区别。【达标检测】《助学》P6当堂达标。【板书设计】:第二节地球仪和经纬网(一)地球仪:地轴、两极、经线、纬线、赤道二、经线和经度经线定义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形状半圆长度一样长指示方向南北方向数量无数条特殊线0度经线分布规律0度经线以东为东经,数值越来越大,0度经线以西为西经,数值越来越大并在180度东西经重合。(判断依据:经度向东变大为东经;向西变大为西经。)半球划分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判断:凡小于20度的西经、大于160度的东经,皆位于相反经度的半球。)【教后记】:这一课时主要学习地球仪和经线、经度。对于地球仪的各部分名称,通过看书、看图,让学生在地球仪上指认的形式,可以比较容易的完成这部分的教学目标。对于经线的特点,学生通过地球仪,也能很好地了解,但是经度的划分还有部分学生迷惑,从而导致东西经度的判读和东西半球的判断有点落实不好。这部分学生需要个别辅导,以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