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敬畏自然教案(十篇)、导入一宇宙是神秘的,人类是智慧的,神秘的大自然带给人无穷无尽的遐想,那么,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怎样的呢?《敬畏自然》优秀教案二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出示两组图片,表现两种智慧。提问;1、哪些是自然智慧,哪些是人类智慧?2、人类智慧和自然智慧哪个更伟大?学生思考,保留观点,看文中作者如何解答?(板书:敬畏自然)出示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知识与技能:识记、理解本课生字词;品味富有意蕴的哲理性语言,提升驾驭语言的能力。过程与方法:学生预习,搜集资料,教师引导;抓住的关键句,揣摩理解本文富有哲理性语句的深刻含义,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情感与价值观:了解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道理,增进对自然的认识,树立环保意识;培养科学理性精神。教学重点:1、理解本文中作者的观点。2、锻炼学生思维能力。教学难点:辩证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科学理性精神;培养探究性阅读能力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问题10分钟一、整体阅读,感悟智慧:1、默读课文:分别找出文中表现两种智慧的语句。(多媒体分别展示文中表现两种智慧句子)2、问题: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情感倾向是什么?二、小组合作讨论,质疑:人类智慧和自然智慧哪个更伟大?并阐述理由。(学生课前预习,搜集资料,课堂每组发言人展示)学生展示与教师点评(注重突出重点)15分钟三、品味语言: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有感情的朗读,说说喜爱的理由。四、写作练习:运用1——5种文中出现的修辞手法表达自己对自然的感受。(组内交流,选出最优秀的展示)五、思考:难道我们就应该顺应自然吗?学生整合观点:(热爱自然敬畏自然合理改造和谐相处)(板书:和谐相处)学生教师总结5分钟回顾整合本节课的收获:1、学习利用多种修辞手法表达情感倾向的方法。2、感悟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谐相处的思想。当堂测评5分钟写作练习:运用1——5种文中出现的修辞手法表达自己对自然的感受。教学反思、拓展研究三激趣:读着本文精辟的论述、理性的分析,你将如何把“敬畏自然、爱护自然”变成最实际的行动?请就“敬畏自然”这一主题拟几条标语,向人们发出呼吁。(可每一小组拟一条展示交流)参考:1.地球不是我们从父母那里继承的,是从子孙那里借来的。2.地球不属于人类,而是人类属于地球。3.自然界的法则就是合作;我们不应只求改变世界,而应力争改变自我。4.但愿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不是我们的眼泪。5.我们爱护今天的自然,自然将呵护我们的明天!齐读最后一段,感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课内练习,提升驾驭语言的能力四1.你觉得文中哪些词语很有特色,将它们连词组段;2.你觉得文中哪些句子很有特色,试仿写一个句子;3.你觉得文中哪些段落很有特色,试仿写一段话。课时五一、复习旧课:听写词语:蓬蒿咫尺狼藉呐喊自不量力相形见绌精巧绝伦美味佳肴《敬畏自然》优秀教案六一、学习目标:知识目标:认识生字词;了解反问句的作用。情感目标:培养亲近、敬畏、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思想目标:了解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道理,树立环保意识。能力目标:理清层层推进的论述思路;揣摩课文中富有哲理的语言的含义。二、走进课堂:请大家欣赏一幅获得2022年度公益广告国际大奖的宣传画。并猜猜宣传画的空白处会配上哪些文字?(图片略)三、走进文本:什么是“自然”,什么叫“敬畏”?一句话概括本文作者的主要观点。自然是万事万物的统称。敬畏是既敬重又畏惧之意。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敬畏自然就是敬畏人类自己!四、解构文本:结构图(略)五、品味文本:请自找一句喜欢的话,与同学一起分享。请品味以下既形象,又富有哲理的语句。1、人类为自己取得的这些成就而喜形于色,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赏析:这句话使用了反问与比喻的修辞,既加强了语气,发人深省,又生动形象说明了人类破坏自然其实就是自取灭亡的道理。2、宇宙之所以创造智慧生物是为了进行自我认识,为了欣赏她自己壮丽无比的美。赏析:这句话是把宇宙拟人化,把人类的出现,说成是宇宙有目的的创造。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人类智慧不过是自然智慧的一个杰作,我们依然是自然之子这个道理。3、人类并不孤独,在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弟兄。赏析:这句话运用了拟人修辞,把宇宙视为人类的弟兄,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宇宙万物都是与我们平等的生命,我们必须与他们和谐相处的道理。六、精读文本:阅读第5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1、请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明确: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2、为什么说“令人厌恶的苍蝇蚊子”也是大自然的“艺术品”?明确:苍蝇蚊子对于我们人类来说,固然讨厌,但是它们的身体构造和生理机制十分奇妙,体现了大自然创造的精妙绝伦。3、作者从哪两个方面具体比较了“相形见绌”?明确:1、大自然用“死”的物质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生命,而人类却不能制造出一个哪怕是最简单的生物;2、大自然“懂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