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体变异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6KB 金币:14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染色体变异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doc

染色体变异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4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染色体变异》教学案例染色体变异》教学案例一、教学目标1、知识性目标:(1)说出染色体的结构变异的基本类型。(2)理解染色体组、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的概念。(3)理解单倍体以及多倍体的特点,并对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进行比较。2、能力性目标:(1)以果蝇为例,引出染色体组的概念,训练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能力。(2)通过对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的分类依据的学习,对学生进行比较、分类思维能力的训练。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参与课堂小活动和观察多媒体演示,学会自主合作探索、仔细观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在介绍多倍体优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树立STS(科学﹑技术﹑社会)基本理念;(3)通过了解在自然或人为条件下,染色体会发生结构或数目的改变进而改变生物的遗传性状,树立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的辩证唯物主义观念。二、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1、重点:染色体数目的变异2、难点:(1)染色体组的概念及染色体组的判断方法。(2)二倍体、多倍体和单倍体的概念。教学过程及策略:三、教学过程及策略:程序教师组织与指导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示图“无子西瓜”思考、讨论,从生活实推测:与染色体际出发,激发情境提问:你推测无子西瓜是怎样形成导入的?的变异有关。学生的学习新课述:前面已经学习过染色体上某一兴趣,而不是个位点上基因的改变,即基因突变,要求学生能这种改变是在光学显微镜下无法直完整地回答接观察到的。而染色体的变异是可以出此问题。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包括染色体结构的改变,染色体数目的增减等。清晰地呈染色示课本中的图5-5,引导学生读图理学生阅读课文体结解染色体的结构变异类型,并举出常“染色体结构的变现重点知识。构的见例子。异”部分内容。培养学生变异总结:染色体结构的,都会使排列在根据老师给出的识图和总结染色体上的基因数目或排列顺序发图,回答染色体结的能力。生改变,从而导致性状的变异。大多构变异的类型及常数染色体结构的变异是不利的。见实例。1.缺失——果蝇缺刻翅的形成,染色述:某些特定的条件下,生物体的染体组色体数目也会发生改变,可以分成二的概类:一类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念减少,二类是细胞内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示:果蝇的染色体照片(图5-7、5-8、5-9)。提问:1.果蝇体细胞有几条染色体,几对常染色体?2.II与II号是什么关系,II与III是什么关系?3.果蝇精子中有那几条染色体?这些染色体在形态、大小和功能上有什么特点?这些染色体之间是什么关系?它们是否携带着控制生物生长发育的全部遗传信息?引导归纳染色体组的概念。练习题:见课件。二倍引导学生比较二倍体、多倍体和单倍体、体,理解其概念。多倍体和单提问(问题见课件)加深对概念的理倍体解。的概总结判断是几倍体的依据:1.由受精念卵发育而来的个体,含有几个染色体组就是几倍体;2.由配子发育而来的生物个体,不管含有几个染色体组,都只能称做单倍体。多倍用图解、事例和图表的形式引导学生体育学习单倍体和多倍体育种。种和引导学生列表比较两种育种方式的单倍原理、操作方法和优缺点。体育种及其应用猫叫综合征2.重复——果蝇棒状眼的形成3.易位4.倒位识图,联系已有训练学生知识回答问题。由具体到抽总结出染色体组的象的思维能概念。力。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阅读课本P87第一段、第四段。找出二倍体、多倍体和单倍体概念的关键字。对学生进行比较、分类思维能力的训练。巩固课本P89基础题。练习学生阅读课本P87第二、三段和P88第一、二段。根据课本内容画出两种育种的流程图。根据列表总结两种育种方式的原理、操作方法和优缺点。完成课后练习课后讨论无子西瓜将复杂的内容以图表的形式简化出来,易学易懂。的形成,讨论拓展题。四、教学反思本节教学内容是必修教材2中的一个难点,这主要体现在学生对染色体组的概念理解和染色体组数目的确定上面。下面说说我的听课感想。为了学生易于理解染色体组的概念,在教学时,先让学生观察果蝇细胞内的染色体组成图,然后提问学生,该细胞内有几条染色体?有几对同源染色体?哪一对为性染色体?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重点给学生强调,果蝇性染色体X、Y的差异与人类不同,果蝇的Y染色体比X染色体大,另外向学生强调果蝇的第2对和第三对同源染色体形态较相似。然后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染色体组的概念,从图中找出一个染色体组,在学生完成任务后,教师可采用变式从果蝇的一个染色体组中抽出一条染色体,或增加一条染色体或一对同源染色体同时存在于一个组中,让学生思考这些变化后染色体还能否构成果蝇的一个染色体组。把一个染色体组比喻成一只手的五个手指头,利用这种方法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并且理解了一个染色体组是果蝇配子内的全部染色体。最后,在利用练习帮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