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一章总论1.1项目背景1.1.1项目名称:博白县食用油深加工厂1.1.2建设单位基本概况:承办单位:博白县粮食购销中心法人代表:梁永东博白县粮食购销中心是具有独立法人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负责全县粮食收购、销售、储存、加工等业务,承担政府职能的城乡供应、军供、救灾救济、库区移民口粮等粮食保障供应工作。购销中心现有管理人员20人,总资产6607万元,固定资产原值94万元,2012年粮油经营量6.11万吨,年销售收入6231.19万元.1.1.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及范围1.1.3.1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⑴、《食品工业“十一五”发展纲要》⑵、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⑶、《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⑷、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基础资料及现行有关技术经济规范。1.1.3.2可行性研究报告研究范围根据国家法律、法规、产业政策:⑴、对项目提出的背景、市场前景、建设规模及建厂条件进行分析论证。⑵、对项目产品进行产品方案和产品技术水平分析论证,确定了先进合理的工艺方案和设备选型。⑶、初步确定了建设项目的建筑结构形式、给排水、电气自控的方案和节能措施。⑷、对项目的实施条件、厂址、原料供应、环境保护、劳动安全卫生及消防等进行分析说明。⑸、对项目的总投资、成本进行估算对项目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通过对成本、效益和投资回收情况的分析进行财务经济评价。1.1.4项目提出的理由1.1.4.1项目背景⑴、我国面临的食用油安全问题①中国食用油内在需求与对外依存度呈高危态势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是人类所需的三大营养素植物油富含高脂肪和多种营养素,占人体所需营养比例的1/3以上。根据中国统计年鉴“中国人均食物消费结构的变动分析”,中国的人均粮食消耗量呈下降态势,从1978年的195.5公斤降为2006年163.6公斤,而同期的食用植物油人均年消费量则从1.6公斤上升到16.5公斤,并仍呈增长态势。与食用植物油上升需求相反,中国食用植物油种植面积不断减少,生产自给率越来越低,60%以上依赖进口原料或直接进口食用原油,2007年中国食用油总消耗2300万吨,总供给2380万吨,其中直接进口食用油800万吨以上,大豆进口3000万吨以上。2008年中国进口了816万吨食用油,比上年减少2.6%,但是油用大豆进口年比增长了22﹪,达到了3744万吨。2008年中国还进口了130万吨油菜籽,用于菜籽油生产加工。由于需求提高,中国将面临着维持食用油供需平衡的压力。2009年中国食用油总消耗2400万吨,食用油供应缺口达到了1300万吨。中国食用油自给率早已超出国际安全警界线,已无战略安全可言,并战略储备极低。②我国油料作物品种及其种植结构性失衡是我国食用油战略安全根本隐患世界三大植物油品种——棕榈油、大豆、菜籽已占我国食用油75%以上市场份额,其中:棕榈油100%进口,大豆及其大豆油2/3以上进口,菜籽虽全部自给,年产仅1500万吨油料约生产230万吨食用油,其他25%为花生、葵花和芝麻、棉籽等油种。目前,棕榈油已广泛用于中国食品加工,中国传统油料作物大豆在西方巨头转基因大豆冲击下节节败退不断萎缩,从1995年以前净出口国,到2000年成为最大进口国。2008年我国国产大豆产量仅为1400万吨,同比下降12.32%,2008年大豆产量恢复到1650万吨,近年花生种植和花生油产量略有增长,年产1500万吨原料约生产300万吨食用油;菜籽在我国南方广泛种植,但市场波动很大,总量不高并近年一直徘徊不前。因此,近几年中国食用油进口依存度仍将进一步加大。大豆危机与中国食用油危机的根本原因是因中国油料作物品种及其种植结构性失衡所引起的,是中国食用油战略安全的根本隐患。③粮油转能源的趋势是中国食用油战略安全的长远威胁欧美工业发达国家早已立法加大生物能源的开发,棕榈、大豆、玉米等高油料品种是首选对象,此为世界粮食和食用油价格上涨的根本原因,其发展势头很难扭转。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石油价格高位运行与更多粮食转能源是大趋势,这对过度依存国际市场的中国食用油战略安全是长远威胁。④西方转基因大豆是中国食用油质量安全的潜在隐患国外转基因大豆具有高产值、高出油率的特点国产非转基因大豆出油率为17%,而国外转基因大豆出油率为22%。国外转基因大豆低生产成本是国产大豆不断萎缩的重要原因。目前,有关部门仅在标识中要求注明“转基因”与“非转基因”,以此提供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但事实上很多中国消费者对此专业提示并不知情,而受价格因素影响又难以有实质性选择。更重要的是,因为中国食用油结构性失衡导致供不应求,政府更难从健康角度积极宣传倡导。可以预见,国外转基因原料对中国人体和环保的危害将是潜在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