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简单平均数的案例.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8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求简单平均数的案例.doc

求简单平均数的案例.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求简单的平均数教案一、构建新知1、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平均数的计算方法。(1)课件出示统计表五(1)班第5小组区数学学习能力测试成绩统计表:序号合计123456分数225403440363936五(1)班第3小组区数学学习能力测试成绩统计表:序号合计12345分数1984040403840(2)师:同学们,第5小组和第8小组考试成绩我们都知道了,那你认为哪个小组考得比较好?生1:我认为第8小组考得好。师追问:为什么?生1:第8小组的总分是644分,比第5小组的高。生2:我也认为第8小组对。(大部分同学认为第8小组考得比较好。生3:我有不同的意见,是第5小组考得好。第5小组成绩跟第8小组成绩比较,高分比较多。教师及时给予表扬:“能坚持自己的意见,很有个性!”(这时,许多学生的意见发现了变化。)生4:老师,第5小组只有6人,而第8小组有7人,这样不公平。师:你的想法也对,那你们想想怎样比较更公平?(同桌讨论研究,纷纷举手)生1:我们认为应该分别求出每一组平均每人的成绩是多少,再进行比较。生2:我知道,就是求平均数。师:那谁能说说什么是平均数?生1:平均数是很公平的数。生2:就是把高得分数拿一些给低的分数使它们同样多。师:这是求平均数的一种方法,那么还有没有求平均数的其他方法呢?生:把总分除以人数,可以求出每人的平均成绩。(指名列式计算,板书:564÷6644÷7,并完成表格)师:你能用数量关系式来表示吗?生:总数÷份数=每份数。师:真棒,这就是求平均数的一般方法。{设计意图:在学生初步感悟“平均数”的实际意义后,探索平均数的一般方法,用数学算式来概括,这本身就是“数学化”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3)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统计表,谈谈你的发现或想法。生1:我发现比较分数的高低不能只看总数,应该看平均数。生2:老师,我觉得比较平均数也不是很公平。你看,第8小组2号同学考得不好,把整组同学的平均成绩都拉下去,这是很不公平的。生3:我觉得还是比较公平的,因为我们生活在集体中,难道说我们班有些同学的成绩好就能说我们班同学的成绩都很好吗?师:这位同学说得太好了。的确,平均数也不是绝对的公平。但是,相比较而言,它是比较公平。那同学们还有其他想法吗?生4:我觉得这两组有些同学考试比较粗心。师(作惊讶状):咦!你为什么这么说?生4:有好几个同学考了99分或98分,这说明他们一般错在计算上,是由于粗心而造成。如果他们仔细点的话就能考100分了。我爸常跟我说“你要细心啊!中考、高考少考1分就要花费几千、几万块。”(下面学生、听课老师都笑了。)师:同学们,佳佳同学说得很对呀!她爸爸说得话也正是我要跟大家说的话。希望同学们能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设计意图:针对本班具体情况,抓住好时机,及时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4)师: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是平均数,这里有四个数32、43、63、94,你能不能估计一下,这四个数的平均数是多少?大概是在什么范围内?生1:四十几。生2:九十八。(有些学生在偷笑)生:老师,这个平均数不可能超过94。师:为什么?谁知道?生3:这四个数最大的也只有94,它们的平均数不能超过94,也不可能低于32。平均数一定比94小,比32大。生4:我觉得平均数应该是五十几。师:你为什么说是五十几呢?你怎么估计出来?生4:我先估计出四个数的总数,再估计平均数。(老师和学生都兴奋地鼓掌)师:真是个好办法!这位同学能自己概括出估计的方法,真像一位小小数学家,真棒!好,接下来我们就通过计算来验证一下。师生共同验证,小结求平均数的方法。{设计意图: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主动进行观察、估计、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及时内化了各种求平均数的方法,鼓励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2、列举生活实例,扩展对平均数的了解师:今天学了平均数,你们也初步知道了求平均数的方法,你觉得生活中哪些地方还要用到平均数?生:身高、跑步、“六一”儿童节节目的分数……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编简单的求平均数应用题。让小组长组织活动,记录员作好记录。学生分工合作,开展小组活动。学生交流,随后引导学生选择其中的一到二项展开计算。{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从复杂的现实情境中搜集、整理数据,并获得有用的结论,这是未来公民所应必备的素质。而源于学生身边真实的教学问题,又正好激发了学生开展研究的兴趣,促进他们的主动学习。而且结合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展开交流、思考,让学生感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深刻认识到数学的价值与魅力。}三、实践应用1、情境辨析(课件出示)(1)小明班同学的平均身高140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