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院前医疗急救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机构设置第三章执业管理第四章监督管理第五章法律责任第六章附则需要紧急救治的急危重伤病标准及诊疗规范第一部分院前医疗急救4.到达现场后,对患者进行初步诊断和现场救治。5.告知病情、确定转送医院(向病人或第一目击者告知病情,联动“110”确定转送医院)。6.将患者的病情、救治情况及拟送达医院等相关信息报告指挥调度中心,建立抢救绿色通道。7.转运途中,陪伴患者身边,进行严密监护,确保途中安全。8.到达医院后,与接诊人员就病情与处置进行交接9.完成任务,随时准备接受新的任务。二、常见急危重伤病种类(一)急症疾病种类1.休克2.胸痛3.腹痛4.呼吸困难5.气道异物6.呕血7.咯血8.意识障碍9.小儿高热惊厥(二)危重症疾病种类1.循环系统(1)心脏骤停(2)急性冠脉综合征(3)急性左心衰竭(4)恶性心律失常(5)高血压危象2.呼吸系统(1)重症支气管哮喘(2)呼吸衰竭3.消化系统4.内分泌系统(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2)糖尿病低血糖昏迷5.神经系统(1)急性脑血管病(2)癫痫大发作6.意外伤害(1)坠落伤(2)爆炸伤(3)枪伤(4)电击(5)溺水(6)中暑(7)急性中毒(8)急性过敏性反应(9)动物性伤害7.外科危重症(1)创伤(2)颅脑损伤(3)胸部损伤(4)四肢损伤(5)烧(烫)伤8.妇产科危重症(1)阴道出血(2)产后出血(3)胎膜早破(4)急产(5)宫外孕第三章常见急危重伤病院前医疗急救诊疗规范一、急症的院前医疗急救诊疗规范(一)休克(二)胸痛(三)腹痛(四)呼吸困难(五)气道异物(六)呕血(七)咯血(八)意识障碍(九)小儿高热惊厥二、危重症的院前医疗急救诊疗规范(一)循环系统1.心脏骤停2.急性冠脉综合征3.急性左心衰竭4.恶性心律失常5.高血压危象(二)呼吸系统1.重症支气管哮喘2.呼吸衰竭(三)消化系统(四)内分泌系统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2.糖尿病低血糖昏迷(五)神经系统1.急性脑血管病2.癫痫大发作(六)意外伤害1.坠落伤2.爆炸伤3.枪伤4.电击伤5.溺水6.中暑7.急性中毒8.急性过敏性反应9.动物性伤害(七)外科危重症1.创伤2.颅脑损伤3.胸部损伤4.四肢损伤5.烧(烫)伤(八)妇产科危重症1.阴道出血2.胎膜早破3.急产4.宫外孕破裂第二部分医院急诊科(四)内分泌系统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2.非酮性高渗性糖尿病昏迷3.糖尿病低血糖昏迷4.甲亢危象5.肾上腺皮质功能危象6.垂体危象7.严重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五)神经系统1.急性脑血管病2.癫痫大发作3.重症肌无力危象(六)意外伤害1.坠落伤2.爆炸伤3.电击4.溺水5.中暑6.急性中毒7.过敏反应8.动物性伤害(七)创伤和烧伤1.多发性创伤2.颅脑损伤3.胸部损伤4.腹部损伤5.脊柱/脊髓损伤6.四肢损伤7.骨盆骨折8.烧(烫)伤(八)妇产科危重症1.阴道出血2.产后出血3.胎膜早破4.急产5.宫外孕破裂出血第三部分重症医学科六、急性肾损伤和血液净化(一)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早期诊断(二)肾脏替代的指征七、妇产科急症(一)妊高症(二)产后大出血(三)羊水栓塞八、出凝血功能障碍(一)肺栓塞的诊断和治疗(二)DIC九、急性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一)重度颅脑创伤(二)急性脑血管病(三)癫痫持续状态十、严重多发创伤十一、外科大手术术后十二、突发高热一、院前急救院前急救的意义院前急救是是急诊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急诊医学中极为薄弱的一个环节。急危重伤病人,生命危在片刻,如果现场急救做的及时、正确,不仅阻止病情发展,将其从死亡边缘上挽救回来,而且能够减少各种后遗症,使其能重新生活和劳动。院前急救的内容1.现场止血包扎2.包扎固定3.骨折固定院前急救的任务院前急救的功能院前急救的基本设备院前急救的基本技能院前急救运行机制院前急救原则分检方法院前急救人员的基本要求院前急救出诊规范4.现场急救严格执行“四步骤一牢记”:迅速询问病史,认真查体,初步诊断,快速急救处置。牢记急救程序。5.搬运要把握好“三要一原则”:病情要允许,家属要同意,搬运要正确,尽力做到安全搬运原则。6.到院要做到“两个及时,两个认真”:及时完善必备检查,及时明确诊断。认真与接诊人员交接病情与处置,认真做好出诊记录。7.最后做好药品器材的补充,做好再次出诊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