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认知角度对中英味觉词“甜”的对比研究的中期报告.docx
上传人:快乐****蜜蜂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X 页数:1 大小:10KB 金币: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从认知角度对中英味觉词“甜”的对比研究的中期报告.docx

从认知角度对中英味觉词“甜”的对比研究的中期报告.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从认知角度对中英味觉词“甜”的对比研究的中期报告本报告旨在探讨中英味觉词“甜”的认知差异。首先,从语言角度看,中英两种语言对于“甜”的表达方式存在差异。中文中,“甜”通常用来形容食物口感甜美,但同时也可以用来形容人的个性或事物的性质。而在英文中,“甜”的使用通常限于形容食物甜味,但是还有其他词汇可用于形容人或事物的甜度,如“sweet-hearted”或“sweet-natured”。其次,从文化视角看,中西文化对甜食的接受度也存在差异。中国人通常将甜食作为社交礼仪和互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非常欣赏甜食的美味,而英美国家则更注重饮食的健康和营养平衡,甜食并不像中国一样被视为必不可少的社交元素。最后,从神经科学角度看,测量结果显示,中文语境下对“甜”一词的认知加工存在更广泛的神经网络激活。在相似的视觉刺激下,中文中“甜”的想象可以激发包括颞上及额叶、枕下及领带区在内的更多脑区,显示了中文语言认知的不同特点。综上所述,中英对“甜”的词汇表达、文化背景和神经机制的差异,反映了不同文化下的饮食观念和认知方式。这些认知差异有助于我们更了解人类的文化差异和大脑认知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