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会计学第一节液压泵概述第二节齿轮泵第三节叶片泵第四节柱塞泵第五节液压泵的噪声第六节液压泵的选用第一节液压泵概述2.液压泵的特点二.液压泵的主要性能参数2.排量和流量3.功率和效率(2)液压泵的功率(3)液压泵的总效率第二节齿轮泵一.外啮合齿轮泵(二)外啮合齿轮泵的排量和流量计算2.流量qCB-B型齿轮泵结构图(三)外啮合齿轮泵的结构特点和优缺点1.泄漏2.困油3.径向不平衡力4.优缺点(四)提高外啮合齿轮泵压力的措施(五)齿轮泵的主要性能(1)压力:齿轮泵一般用于低压(<2.5Mpa)大流量的系统(2)排量:0.05~800ml/r,常用的是2.5~250ml/r.(3)转速:常用的为1000~3000r/min.(4)效率:一般ηp<0.6.(5):寿命:低压齿轮泵为3000~5000h,高压外啮合齿轮泵一般只有几百小时.(六)螺杆泵螺杆泵的工作机构是由互相啮合且装于定子内的三根螺杆组成,中间一根为主动螺杆,由电机带动,旁边两根为从动螺杆、另外还有前、后端盖等主要零件组成。二.内啮合齿轮泵右图是摆线齿轮泵的工作原理图。在内啮合摆线齿轮泵中,外转子1和内转子2只差一个齿,没有月牙板,并且在内、外转子的轴心线上有一偏心e,内转子2为主动轮,内、外转子的啮合点将吸、压油腔分开。在啮合过程中,左侧密封容腔逐渐变大是吸油腔,右侧密封容腔逐渐变小是压油腔。内啮合摆线齿轮泵内啮合摆线齿轮泵结构紧1-内齿轮;2-外齿轮凑,运动平稳,噪声低。但流量脉动比较大,啮合处间隙泄漏大。所以通常在工作压力为2.5~7MPa的液压系统中作为润滑、补油等辅助泵使用。第三节叶片泵一.单作用叶片泵2.单作用叶片泵的排量和流量计算上式中未考虑叶片厚度和叶片的倾角,实际上叶片在槽中伸出和缩进时,叶片槽底部也有吸油和压油过程,恰好补偿。单作用叶片泵的流量是有脉动的,泵内叶片数越多,流量脉动率越小,奇数的比偶数的脉动率小。一般为13或15片。3.特点1)改变定子和转子之间的偏心便可改变流量。2)处在压油腔的叶片顶部受有压力油的作用,要把叶片推入转子槽内。为了使叶片顶部可靠地和定子内表面相接触,压油腔一侧的叶片底部要通过特殊的沟槽和压油腔相通。叶片仅靠离心力的作用顶在定子内表面上。3)由于转子受有不平衡的径向液压作用力,一般不宜用于高压。二.双作用叶片泵(二)双作用叶片泵的排量和流量计算双作用叶片泵当叶片厚度为b,叶片安放的倾角为θ时的排量为:(三)双作用叶片泵的结构特点2.定子曲线3.叶片的倾角(四)提高双作用叶片泵的压力的措施图2-16减小叶片作用面积的高压叶片泵叶片结构使叶片顶部和底部的液压作用力平衡三、双级叶片泵和双联叶片泵1.双级叶片泵1.外反馈限压式变量叶片泵的工作原理/2.限压式变量叶片泵的特性曲线YBX型外反馈限压式变量叶片泵在使用过程中,可以通过下面的调整环节来改变泵的流量-压力特性:(1)通过调节柱塞的限位螺钉可以调节泵的最大偏心量emax,使AB段上下平移,BC段左右平移,但pc和BC段斜率保持不变。从而调节了泵的最大输出流量和pmax值;(2)通过调节弹簧的预紧力Fs可以使BC段左右平移,当然也就改变了pc和pmax值;(3)通过更换弹簧可以改变弹簧的刚度k,从而可以改变BC段的斜率(pc不变,pmax随之变化)。限压式变量叶片泵的调节过程如前图(外反馈限压式变量叶片泵的工作原理)所示,限压式变量叶片泵的特性特别适用于既有快速运动,又有慢速运动(工作进给过程)要求的系统。限压式变量叶片泵在能量利用上是比较合理的,因此可以减少油液发热,可以简化液压系统的设计。不足之处是这种泵的泄漏较大,造成执行机构的运动速度不够平稳。五、叶片泵的主要性能(1)压力:中低压叶片泵一般为6.3Mpa,双作用高压叶片泵最高可达28~30Mpa,变量叶片泵一般不超过17.5Mpa。(2)排量:0.5~4300mL/r,双作用叶片泵为2.5~300mL/r,变量泵为6~120mL/r。(3)转速:小排量双作用叶片泵的最高转速可达8000~10000r/min,一般排量的叶片泵为1500~2000r/min。(4)效率:双作用叶片泵的容积效率较高,可达93~95%,但机械效率较低,其总效率与齿轮泵差不多。(5)寿命:叶片泵的寿命高于齿轮泵,高压叶片泵的使用寿命可达5000h以上。第四节柱塞泵一.1轴配油径向柱塞泵的工作原理一.2径向柱塞泵的排量和流量二.(一)轴向柱塞泵的工作原理1.直轴式轴向柱塞泵由传动轴1带动缸体4旋转,斜盘2和配油盘5是固定不动的。柱塞3均布于缸体4内,柱塞的头部靠机械装置或在低压油作用下紧压在斜盘上。斜盘法线和缸体轴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