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个专科患者安全质量目标.pdf
上传人:13****51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PDF 页数:22 大小:4.7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9个专科患者安全质量目标.pdf

19个专科患者安全质量目标.pdf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广东省医院急诊护理等19个专科领域患者安全质量目标(2014版)目录1、急诊护理专科…………………………………………22、危重症护理专科及ICU………………………………53、心血管护理专科及CCU………………………………134、呼吸护理专科…………………………………………195、肾脏病(血透、腹透)护理专科……………………256、糖尿病护理专科………………………………………307、老年护理专科…………………………………………358、神经护理专科…………………………………………409、助产及母婴保健专科…………………………………4510、新生儿护理专科……………………………………5011、骨科护理专科………………………………………5512、肿瘤护理专科………………………………………5913、造口伤口护理专科…………………………………6614、外科护理专科………………………………………7315、精神护理专科………………………………………7616、静脉治疗护理专科…………………………………7917、医院感染管理专科…………………………………8318、手术室护理专科……………………………………8619、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专科……………………………93一、急诊护理专科安全质量目标(一)规范院前急救管理,提高院前急救的应急反应能力。1.建立及完善120院前急救工作的管理制度和运作流程。2.院前急救人员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较强的应变能力,熟练掌握各项急救技能。3.救护车定期保养维护,保证性能良好。车载仪器设备、物品及药品100%处于完好备用状态,能够满足院前急救需要。4.配置有效的通讯工具,能时刻保持与患者、院前急救指挥中心、医院及其它院前急救单元间的有效沟通。5.院前急救电话专线专用。(二)完善分诊系统,提高分诊准确率。1.建立分诊标准、分诊工作指引及运作流程。2.设置专门的分诊区域,配备分诊所需的仪器设备及物品。3.建立分诊护士岗位职责,分诊护士必须经过分诊岗位培训,能够准确判断患者的病情并有效分诊。4.做好分级分区的宣教、指引和标识。5.合理安排患者的候诊区域和候诊方式,定期巡视及再次评估候诊患者。6.定期进行分诊质量的审核和反馈,不断提高分诊准确率。(三)完善急诊患者身份识别措施,确保准确识别患者身份。1.制定急诊患者身份核对制度及流程,护士熟悉制度和流程并履行相应职责。2.在治疗和操作过程中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在抽血、给药或输血时,至少同时使用两种患者身份识别方式,如姓名、床号,并使用唯一身份识别方式,如身份证号、病历号等。禁止仅以房间或床号作为识别的唯一依据。3.对急诊抢救室、留观或EICU的患者使用“腕带”作为患者身份识别的标识;对传染性疾病患者、药物过敏患者等有相应的识别标志。4.对无法进行身份确认的无名患者,有明确的身份标识的方法和核对流程。5.对婴幼儿、意识不清、语言交流障碍等原因无法向医务人员陈述自己姓名的患者,由患者陪同人员陈述患者姓名。(四)规范急救仪器设备、物品和药物的管理,确保处于完好备用状态。1.建立健全急救仪器设备、物品及药品的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和落实“五固定”:定品种数量,定点放置,定人保管,定期检查维护,定期消毒灭菌。2.急救车内的标识清晰,物品及药品完备,摆放合理。每班检查急救车及急救箱药品及物品,近期失效的药品或无菌物品有明显标识,保证物品及药物完好率达到100%。3.制定急救仪器操作流程,定期进行培训,规范急诊护士对急救仪器设备的使用及保养。4.加强输液安全管理。注意药物配伍禁忌,控制静脉输液滴速,预防患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过敏反应及其他输液并发症,一旦发生能及早预测、及时发现并处理。5.加强对要求重点观察药物、特殊用途药物的管理。依法进行毒、剧、麻醉类药品的登记和管理。(五)建立并执行抢救情况下医务人员的有效沟通程序,准确执行医嘱。1.医务人员对模糊不清、有疑问的医嘱,有明确的澄清流程。2.有紧急抢救情况下使用口头医嘱的相关制度与流程。3.正确执行医嘱,在实施紧急抢救的情况下,必要时可口头下达临时医嘱;护士要对口头临时医嘱完整复述确认,双人核查后方可执行,下达的口头医嘱应及时补记。4.在院外进行抢救时,医务人员之间的沟通应注意避免引起家属或围观者的误解。(六)建立有效的急救绿色通道,提高急危重症患者救治的时效性。1.急诊科设置符合《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的基本要求。人力资源、设备、设施配备满足急诊绿色通道要求,实行7×24小时服务。2.建立急性创伤、急性心肌梗塞、急性心力衰竭、急性脑卒中、急性颅脑损伤、急性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