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安全目标新员工培训培训课件.ppt
上传人:13****54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 页数:61 大小:2.5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患者安全目标新员工培训培训课件.ppt

患者安全目标新员工培训培训课件.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患者安全目标新员工培训欢迎新员工加入我们的团队生命所系性命相托减少风险与控制损失模型海恩法则的启示日常管理重点——患者安全十项目标一、确立查对制度,识别患者身份(二)在诊疗活动中,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至少同时使用姓名、年龄等两项核对患者身份,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1.有标本采集、给药、输血或血制品、采集供临床检验及病理标本、发放特殊饮食、诊疗活动及操作前患者身份确认的制度、方法和核对程序。2.核对时应让患者或其近亲属、授权委托人陈述患者姓名。3.至少同时使用两种患者身份识别方式,如姓名、年龄、出生年月、年龄、病历号、床号等(禁止仅以房间或床号作为识别的唯一依据)。4.相关人员熟悉上述制度和流程并履行相应职责。5.有规章制度和或程序规范各科室在任何环境和任何地点下都必须持续地履行查对制度,识别“患者身份”。6.各科室对本科执行查对制度有监管。7.职能部门对上述工作进行督导、检查、总结、反馈,有改进措施。(三)完善关键流程(急诊、病房、手术室、ICU、产房、新生儿室之间流程)的患者识别措施,健全转科交接登记制度。1.患者转科交接时执行身份识别制度和流程,尤其急诊、病房、手术室、ICU、产房、新生儿室之间的转接。2.对重点患者,如产妇、新生儿、手术、ICU、急诊、无名、儿童、意识不清、语言交流障碍、镇静期间患者的身份识别和交接流程有明确的制度规定。3.对无法进行患者身份确认的无名患者,有身份标识的方法和核对流程。4.对新生儿、意识不清、语言交流障碍等原因无法向医务人员陈述自己姓名的患者,由患者陪同人员陈述患者姓名。5.有规章制度和或程序规范各科室在任何环境和任何地点都必须持续地履行“患者转接时的身份识别与交接登记制度”。6.各科室对本科制度的执行力有监管。7.职能部门对上述工作进行督导、检查、总结、反馈,有改进措施。(四)使用“腕带”作为识别患者身份的标识,主要针对ICU、新生儿科(室),手术室、急诊室等重点科室,以及意识不清、抢救、输血、不同语种语言交流障碍、传染病、药物过敏的患者等。1.对需使用“腕带”作为识别身份标识的患者和科室有明确制度规定。2.至少在重症医学病房(ICU、CCU、SICU、RICU等)、新生儿科(室)、手术室使用“腕带”识别患者身份。3.对急诊抢救室和留观的患者、住院、有创诊疗、输液以及意识不清、语言交流障碍等患者推广使用“腕带”识别患者身份。4.职能部门对上述工作进行督导、检查、总结、反馈,有改进措施。5.正确使用“腕带”识别患者身份标识,持续改进有成效。6.若是具备条件的医院,在重点(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科(室),手术室、急诊室、产房等部门)部门、重点(意识不清、语言交流障碍等)患者可使用条码管理。12目标一应知应会二、确立在特殊情况下医务人员之间有效沟通的程序、步骤(二)在实施紧急抢救的情况下,必要时可口头下达临时医嘱;护士应对口头临时医嘱完整重述确认,在执行时双人核查;事后及时补记。1.有只有在紧急抢救情况下方可使用口头医嘱的相关制度与流程。2.医师下达的口头医嘱,执行者需复述确认,双人核查后方可执行。3.下达口头医嘱应及时补记。4.有规章制度和或程序规范各科室在任何环境和任何地点都必须持续地履行“只有在紧急抢救情况下方可使用口头临时医嘱的相关制度与流程”。5.各科室对本科制度的执行力有监管与评价。6.职能部门对上述工作进行督导、检查、总结、反馈,有改进措施。7.医嘱制度规范执行,持续改进有成效。(三)接获非书面的患者“危急值”或其他重要的检查(验)结果时,接获者必须规范、完整、准确地记录患者识别信息、检查(验)结果和报告者的信息,复述确认无误后方可提供医师使用。1.有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及流程。包括重要的检查(验)结果等报告的范围。2.接获非书面危急值报告者应规范、完整、准确地记录患者识别信息、检查(验)结果和报告者的信息,复述确认无误后及时向经治或值班医生报告,并做好记录。3.医生接获临床危急值后及时追踪与处理。4.相关人员知晓上述制度与流程,并正确执行。5.职能部门对上述工作进行督导、检查、总结、反馈,有改进措施。6.信息系统能自动识别、提示危急值,检查(验)科室能通过网络及时向临床科室发出危急值报告,并有醒目的提示。7.有危急值报告和接收处臵规范,持续改进有成效。目标二应知应会(一)目标二应知应会(二)三、确立手术安全核查制度,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发生错误(二)有手术部位识别标示制度与工作流程。1.有手术部位识别标示相关制度与流程。对标记方法、标记颜色、标记及患者参与有统一明确的规定。2.对涉及有双侧、多重结构(手指、脚趾、病灶部位)、多平面部位(的手术时,对手术侧或部位有规范统一的标记,执行率≥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