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语文教学计划.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44 大小:356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语文教学计划.doc

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语文教学计划.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语文教学计划班级基本情况分析本班现有男生24人,女生25人。绝大部分学生有着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自觉主动。上课精神饱满,专心听讲,思维活跃,发言积极,课堂教学秩序井然、气氛热烈。大部分学生能认真作业,书写工整;能按要求进行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能坚持进行课外阅读,积极参与“虫虫乐园”的网络自主学习。上学期的期末调研中,我班成绩优异,名列前茅,平均分达87.86分,合格率为100%,优秀率为44.68%。大部分学生双基扎实,阅读、表达较同轨班稍有优势,但班内学生间两极分化现象较为明显,有三名学困生总是徘徊在及格的边缘,需要长期耐心细致的辅导与补习。本学期总的要求●“双基”教学要求1、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2、准确认读347个生字,正确默写227个生字,能按字的结构写端正、写匀称,继续练习写好钢笔字、毛笔字。3、练习默读课文,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大意。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复述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学习按要求预习课文。能借助字典学习生字词,初读课文,提出问题。能阅读适合的少年儿童读物,了解主要内容。4、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基本内容,能讲述课文所写的故事。在看图和观察事物后,能用普通话完整连贯地说话。能就所听所读内容,用普通话回答问题,语句完整,意思连贯。能当众说话,愿意与人进行口语交际,讨论问题能主动发言,说清意思。5、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交流,能把自己看到、想到、听到、做过的写明白,学会写“留言条”、“请假条”,学写书信,能够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和感叹号,初步学习使用冒号、引号、顿号。●情意教育要求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2、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3、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单元教学进度单元内容(课序起讫)课时起讫周次课外辅助活动11-4171-3阅读《补充读本》P1-26,参与网上互动25-7133-5阅读《补充读本》P27-51,参与网上互动38-11155-7阅读《补充读本》P52-78,参与网上互动412-14137-9阅读《补充读本》P79-104,参与网上互动515-181511-13阅读《补充读本》P105-132,参与网上互动619-211313-15阅读《补充读本》P133-159,参与网上互动722-241215-17阅读《补充读本》P160-184,参与网上互动第1单元教学计划起讫时间9.3—9.19使用课时16累计使用课时16教材简析教材内容、地位、联系本单元由《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7)》、《老师,您好!》、《但愿人长久》、《古诗两首》、《习作1》、《练习1》组成。本单元安排了两首现代诗和两首古诗。两首现代诗用诗歌的方式介绍了老师工作的辛苦、意义,展现了秋天的美丽和丰收的景象,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望洞庭》和《峨眉山月歌》这两首古诗展现了月夜洞庭和月映清江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的赞美之情。第二课是一篇文包诗,介绍了苏轼创作《水调歌头》的背景和最后五句的含义,表达了作者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离别亲人的诚挚祝愿。教学目标“双基”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1、3、4课全文和第二课的4、5、6自然段。熟记8个成语和古诗《风》。2、学会34个生字,认识11个二类字,读准两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继续练习用钢笔书写,注意结构和布局。学会用毛笔写木字旁和提手旁4、理解诗歌的含义,重点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5、学会修改罗嗦的语句,学会感谢时用恰当的语句加以表达。能比较具体地改写《走进秋天》一诗中描绘的一种景象,能把设立节日的原因或怎样度过这个节日的过程交代清楚。情意目标1、体会诗歌中表达的对老师的热爱、对亲人的思念和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2、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和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3、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学习语文的习惯。教学重点1、背诵1、3、4课全文和第二课的4、5、6自然段。熟记8个成语和古诗《风》。2、理解诗歌的含义,体会诗歌中表达的对老师的热爱、对亲人的思念和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使学生受到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