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免费精选15篇(全文).docx
上传人:Jo****34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X 页数:55 大小:43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免费精选15篇(全文).docx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免费精选15篇(全文).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免费精选15篇(全文)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免费篇1一、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携、蔡等生字。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及重点句子。3.学习蔡伦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及重点句子。【难点】学习蔡伦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三、教学方法朗读法、问答法、小组讨论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平时喜欢看书积累知识吗?老师有几个小问题要考一考大家,看看谁平时积累的知识最丰富。谁发明了电灯。(爱迪生);孔明灯是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发明的;地动仪是中国古代的(张衡)发明的。看来大家平时的积累着不少呢,我们发现这些问题都与什么有关?(发明)我们今天的课就与发明有关。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新课《纸的发明》。(二)初读感知1.初读课文,学习词语创造、阅读、携带、蚕茧、蔡伦、均匀、传承。2.再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行文脉络。明确:第一部分(1):造纸术是中国对世界的伟大贡献之一。第二部分(2-4):纸发明的过程。第三部分(5):造纸术影响了全世界。文章主要内容明确:3.蔡伦为什么要改进这个造纸的方法呢?明确:蔡伦之前书是用竹片、木片做的,很笨重,后来字写在帛上,虽然解决了重量问题,但是由于价格昂贵,无法普及。西汉时期用麻造纸,但是粗糙难写。(三)深入研读1.蔡伦用什么方法改进造纸呢?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明确: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轻便好用的纸张。我从中体会到了蔡伦的造纸术原料容易得到,价格便宜,很容易满足人们的需要。我很敬佩他,赞叹又自豪。2.文章第1、4自然段在行文结构上有什么关系?明确:一个总起,一个总括,是前后呼应的关系。3.为什么说“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伟大贡献之一?”明确:因为造纸术的发明和传播,极大的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影响了全世界。所以是说是中国对世界文明伟大贡献之一。4.小组讨论环节:(1)从文本中可以体会出蔡伦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明确:蔡伦是纸的发明者。由于他发明了纸,从而引起中国以及世界在传播的媒介技术方面,发生历第一次革命性的重大变革。蔡伦以其发明,成为改变世界面貌,特别是改变世界文化面貌的中国第一位伟大发明家。(2)说说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了?蔡伦发明的造纸术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影响了全世界。蔡伦的造纸术原料容易得到,价格便宜,书写流利,很容易满足人们的需要,因此被传承下来。(四)巩固提高观看视频《四大发明》谈感受,学生自由发言。(五)小结作业小结: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们了解了造纸术的发明,造纸术是中国古达四大发明之一,我们要热爱自己祖国的文化。作业:搜集各种新型的纸张,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几种介绍给大家,并写几句节约用纸的广告宣传词。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免费篇2一、揭示课题。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2.师生交流有关天都峰的所查找资料。(天都峰是黄山“七十二峰”中最险峻的三大奇峰之一,海拔1840米,登山石阶大约有1.5公里长。天都峰最险处是鲫鱼背。它是一道长约十几米,宽不过1米的狭长光滑的石脊,石脊两旁是万丈深渊。)二、初读课文。1.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特别是生字字音。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3.检查自学情况。(1)检查读音。陡攀辫决勇(2)字形难点。颤:左右结构。第十三笔是“—”。(3)理解词语。犹豫:拿不定主意。奋力:充分鼓起劲来。本课指努力向上攀登。终于:表示经过种.种变化或等待以后出现的情况。本来是指“我”、爸爸和老爷爷经过艰苦的努力,登上了峰顶。居然:表示出乎意料。本课指什么事出乎意料?(指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也能爬上又高又陡的天都峰,真出乎意料,令人敬佩。)汲取:吸取。三、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第二课时一、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读第一自然段,说说这一段交待·了什么?二、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1.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天都峰给你留下什么印象?画出有关语句,出声读一读。2.说说课文中是怎么写大郡峰的“高”和“陡”的?(1)高:“抬头望”、“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画哩!我爬得上去吗?”“我爬得上去吗?”这一句是不是怀疑自己能否登上天都峰?(更进一步地表现了天都峰的高。)(2)陡:“笔陡”“石阶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教师用一根线绳作为“石阶边上铁链”,使学生体会什么叫似乎从天上挂下来的。什么叫“发颤”?真的害怕吗?(烘托了天都峰的陡。)3.指导读出天都峰“高”和“陡”的特点。学生练读,评读。4.小结。作者写天都峰的高和陡,目的在于突出爬天都峰的困难,暗示了登上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