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集合15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仔细观察、认真分析,抓住事物之间的联系,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个道理。2、理解词语:商人、至于、究竟。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学重点:反复读和理解老人前后的对话,从后面的对话证实结论的正确,是观察与推断的结果。教学难点:理解老人为什么没看到骆驼却把骆驼的特点了解得那么清楚。教学过程:一、导入:课件:骆驼在沙漠上走的片断。师介绍:骆驼是沙漠中主要的交通工具,商人想要在沙漠中运货,可离不开骆驼。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骆驼的一篇课文。二、新课:1、板书课题,读题。质疑,导入新课。2、初读课文。(自由读)3、按自然段读,边听边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商人此时的心情怎样?你现在就是这个商人,你会怎么做?会遇到那些困难呢?4、具体学习课文。(1)当商人问老人的时候,他们说了什么呢?同桌同学分角色读(1——7自然段)指名分角色读。如果你是商人,听了老人的话,心里会怎样想?指导朗读(随机指导老人的话,与商人越来越紧张、急切的语气)(2)老人把骆驼的样子说得这样具体,又说不知道骆驼在哪,你这位商人会怎样想?指导朗读商人的话,读出生气、质问的语气。(3)老人说的是不是真的呢?请你自己读读第10自然段。老人说的是真的吗?他没看到骆驼,为什么对情况知道得这样清楚呢?谁能为在座的商人解释解释。(4)结果怎样,齐读第11自然段。5、小结。(1)学过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2)教师根据学生情况点拨。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2、复习相关的语文基础知识。3、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学重难点:复习相关的语文基础知识。教学过程一、画去括号内使用不正确的字(详祥)细蜂(蜜密)脚(印映)究(竞竟)二、多音字组词三、按课文内容填表骆驼的特征老人的根据左脚有点跛左边驮蜜,右边驮米缺一颗牙齿四、给下面一段对话加上合适的标点老人说你问的那只骆驼是不是左脚有点跛是的是不是左边驮着蜜右边驮着米不错是不是缺了一颗牙齿五、总结:你有什么收获?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2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忖、媚、博、忖、坠、凸”;积累词语“阳光明媚、博士、控制、下坠、荒芜人烟、思忖、如愿以偿、合适、凸透镜”;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失控、失灵、思忖、如愿以偿”等词语的意思。2.能在教师的引导下理解“仿佛一道灵光闪过”这句话的含义;能常识模仿文中的句子用关联词“既……也……”句。3.了解课文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叙述;能流畅地朗读课文。4.初步了解“用冰点火”中包含的科学知识,引导学生学习用科学知识解决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教学重点:积累好词好句,进行语言文字训练。了解比尔博士在困境中,如何如愿以偿地摆脱困境。教学难点:理解比尔博士身上所具备的品质:拥有渊博的科学知识;善于观察周围的环境;遇事冷静。引导学生认识到用科学知识可以解决在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教学准备:预习作业1.词语:思忖:“忖”的字音,并为“思忖”找近义词。失控:从文中划出相对应的短语如愿以偿:“偿”查字典银装素裹:“素”查字典2.问题:谁在什么情况下用冰点火?结果怎样?你有什么最想问的问题?3.通读课文。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同学们,你们知道平时我们是用什么工具点火的吗?(火柴、打火机)2.那么你们有没有看过用冰点火呢?3.揭示课题,齐读●板书:用冰点火说明:从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出发,设置悬念,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二、反馈预习情况初步感知课文1.昨天回家,大家已经预习了课文,课文讲了谁用冰点火?学生交流的同时教师适时板书●板书:比尔博士(随机指导“博”的字形)2.那比尔博士在什么情况下用冰点火?又是为什么?●板书:(情况?)(目的?)3.打开书本,默读课文思考:比尔博士在什么情况下用冰点火?为什么?学生自由交流,教师适时板书●板书:失控失灵身处困境摆脱困境4.辨析“失控、失灵”的不同:“失控”就是指——“失去了控制”,那“失灵”是什么意思呢?你能联系这段话来说说吗?失控:机器或一起的运行不受外力的控制。失灵:机器或一起的零件、部件或身体的某些器官变得不灵敏或完全不起应起的作用。5.你能借助板书连起来说一说比尔博士在什么情况下用冰点火?为什么?6.教师总结出示:比尔博士在去实验室的路上,因操纵杆失灵,飞机失控,被迫跳伞,落在荒山中,为了摆脱困境,他巧妙地用冰点火,向人们发出求救信号,人们看到了火光把营救比尔博士。学生自读、齐读。说明:在教学中渗透字词的教学,尤其是“博”字学生很容易写错。教师可让学生在桌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