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071005)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51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微生物学(071005)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

微生物学(071005)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微生物学(071005)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政治思想进步,专业基础扎实,能够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面向21世纪微生物学专业从事教学与科研的高级专门人才。培养要求: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原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优良,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团结协作、求实创新和为科学勇于献身的精神,努力为科学事业、振兴经济发展服务。2.努力学习微生物学的基础理论和知识,熟练掌握和应用微生物学的实验操作技能,深入系统掌握所攻读方向的知识内容,对该方向国内外研究状况及发展趋势有较全面、系统的了解,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独立思考问题、独立从事科研工作和解决相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完成的学位论文应是具有一定创新性的研究成果。3.身体健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二、研究方向1.环境微生物学:本方向主要从事工业废水的微生物处理技术研发、难降解污染物的高效微生物降解菌剂和酶制剂的研发、微生物在污水处理系统中的生态与功能解析、污染环境与微生物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等方面研究。该方向是微生物学与环境科学与工程相交叉的前沿科学,涉及到两大领域的应用与机制研究。目前承担多项国家自然基金、国家973计划子课题、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河南省重点攻关项目以及横向联合项目多项。该方向目前有硕士生导师2名,其他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3名,在《ProcessBiochemistry》、《BiochemicalEngineeringJournal》等国内外著名学术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60余篇,发明国家专利2项,2008年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和二等奖多项,出版著作8部。2.微生物遗传学:该方向主要包括三方面研究内容:(1)HYPERLINK"http://www.im.ac.cn/jg/yjtx/yjzx_7.php"农业微生物与生物技术:从农业生产的实际需要出发,开展植物和植物病原菌基因组学及植物生物技术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例如,克隆微生物抗病虫害基因(如BT基因和几丁质酶基因)、克隆植物抗病基因(如转录因子基因和商陆抗病毒蛋白(PAP)基因)和代谢关键酶基因(脂肪酸脱饱和酶基因fad),构建工程菌,将基因转入动植物细胞,进行动植物抗病虫基因工程和代谢基因工程育种研究,利用DNA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创制新品质(如怀地黄、大豆和花生),应用于农业生产。(2)优良菌种选育与开发利用:利用诱变技术、DNA分子标记技术、杂交、转导和转化等技术、代谢控制和基因工程技术选育优良菌种,应用于食品工业、医药、农业、环境和化工能源等方面。(3)人类和动植物病毒检测及其病毒病机理与防治: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和基因工程技术对病毒进行基因分型、检测和防治,对病毒病发病机理进行探讨。例如,中国乙肝病毒基因分型试剂盒研制,怀地黄病毒病和昆虫病毒病机理与防治研究。本研究方向现有教师4名,其中教授、副教授、高级实验师和讲师各一名;具有博士学位者2名,具有硕士学位和学士学位者各一名;硕士生导师2名。先后承担国家863子课题和省、市级科技攻关和基础研究项目10多项,在以下三个方面领域取得阶段性成果。在《DNASequence》、《PakistanJournalofBotany》、《IsraeliJournalofPlantSciences》和《RussianJournalofPlantPhysiology》等SCI期刊及《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和《分子细胞生物学报》等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70余篇,出版《生物遗传标记及其应用》等著作8部,获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优秀论文一、二等奖和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各项奖励7项。3.应用微生物学:主要开展核苷类微生物生物制药研究,微生物酶制剂的开发与利用,化学药物合成中的微生物催化研究,微生物菌肥、微生物产天然色素的研究与利用,以及工业废水处理和环境修复等研究。三、学习年限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第一年一般以课程学习为主,后两年以研究和论文工作为主。学位论文答辩前要求至少有一篇学术论文在核心期刊或本专业权威期刊上发表或接收。本校在职研究生学习年限为3-4年,每年应完成1/3的助教工作量。在职研究生从事论文工作时,一般可脱产1年。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微生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课程设置表课程类别课程编号课程名称总学时学分开课学期及周学时备注ⅠⅡⅢⅣⅤⅥ必修课(学位课程)公共课000002自然辩证法概论18118学分000003英语21656600000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3622学科基础课040001高级生物化学36228学分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