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载体.ppt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4M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载体.ppt

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载体.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七章课程教学目标:内容要点:一、课程的含义从广义来说,课程是按一定的培养目标,在学校安排和教师指导下使学生身心得到发展的一切活动。其中包括有目的、有计划的学科设置、教学活动、教学进程、课外活动以及学校环境和氛围的影响。(也就是说,广义的课程除了学校的课程表所表示的正式课程之外,还包括学生的课外活动及学生整个学校生活中潜移默化的校园文化中的非制度侧面;不仅包含有书本的知识内容,还应该对学生各种课内外的活动作出明确的安排,不断地促进学生知识与经验的结合。)从狭义来说,课程是指各级各类学校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开设的学科及其目的、内容、范围、活动、进程等的总和,它主要体现在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之中。二、课程的类型(一)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必修课程是指学生必须修读的课程,它主要包括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类课程,以及政治理论、体育、外语类课程等。实践性较强的教学生产实习、实验、社会调查等也应列为必修课程。选修课程是指允许学生在一定范围内可以因人而异自由选择的课程。选修课又可分为两种:一种是限定选修课,又叫指定选修课。即规定学生必须从所提供的选修课中选修其中的一组课程或是从指定的各组中选修一二门课;另一种是非限定选修课,又叫任意选修课,主要是一些深入研究类课程和扩大知识视野类的课程,可以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志趣和需要任意选修的课程。(二)综合课程和核心课程综合课程是把几门学科的教学内容组织在一门综合学科之中。如品德与社会、历史与社会等课程。核心课程是所有学生都要学习的一部分课程或学科内容。如语文、数学和英语。(三)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国家课程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统一课程,它体现国家意志。它的开发主要是根据不同教育阶段的性质和培养目标,制定各个领域科目的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编写教科书。地方课程是在国家规定的各个教育阶段的课程计划内,由省一级的教育行政部门或其授权的教育部门依据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发展需要而开发的课程。学校课程是以学校教师为主体,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根据学校的办学思想而开发的多样性、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一、课程计划课程计划是课程编制的第一个层次,它从整体上规定着学校的性质、培养目标、教学目的和任务、教学内容的范围和学科设置、各阶段的教学进度、课时安排以及教学效果的评价标准。课程计划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培养目标;(2)制定该计划的指导思想和原则;(3)科目设置及要求;(4)学科的开设顺序及课时分配;(5)学年编制;(6)考核要求。二、课程标准在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课程标准取代了原有的教学大纲,那么两者有什么区别呢:(1)课程标准着眼于未来国民素质;(2)大纲强调的是知识和技能目标,而标准关注的是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3)突破学科中心,为终身发展打基础;(4)注重学生的学,强调学习的过程与方法;(5)课程标准提出了多元评价建议;(6)课程标准为教材编写者、教师教学及学业评价留下了创造空间。课程标准的定义课程标准即教学大纲,是单科课程的总体设计,它从整体上规定某门课程的性质及其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规范性确定学科教学目标、内容范围、顺序,是教师教学工作指南,编写教科书和测评教学质量的依据。课程标准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说明部分,主要规定本学科的教学目标,内容范围及依据,教学进度以及教学方法建议;二是本文部分,规定章、节、目(或课题)的标题、内容要点、授课时数、规定评价的具体标准细则,相应的实践环节和教学措施要求等。三、教科书(教材)教科书是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接受能力编写的教学用书,它是教程和学程的共同依据,必须体现教法与学法的一致性,它的广度和深度必须体现为课程标准与学生的可接受性的一致性。第三节我国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二)我国课程改革的历程1999年开始方案设计和课程标准研2001年9月义务教育新课程开始实验2005年9月义务教育新课程全国推广2004年9月高中新课程在四省(区)实验2005年9月江苏加入高中新课程实验2006年9月天津、安徽、浙江、福建、辽宁5省(市)加入高中新课程实验(基本形成了“东部联片推进”的态势)2007年9月北京、湖南、黑龙江、吉林、陕西5省加入高中新课程实验2008年9月山西省进入新课程阶段2010年以前高中新课程将在全国全面推开二、课程改革的理念和目标(一)课程改革的理念第一,倡导以学生发展为本第二,倡导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第三,倡导课程内容的现代化第四,倡导学习方式的变革第五,倡导发展性的课程评价第六,促进课程的民主化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影响,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