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机械能守恒定律》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机械能守恒定律》,下面我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学法、教法、教学程序、板书设计、六个方面来说这节课。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及特点本节课是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第7章第8节新授课,机械能守恒定律属物理规律教学,是对功能关系的进一步认识,是学生理解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的铺垫,为今后学习动量守恒、电荷守恒打下基础。教材的结构特点:上一节是动能和动能定理,本节内容从理论推导过程中,强化学生对动能定理的进一步理解,下一节是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在内容衔接上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教材这样的安排符合新课标指出的:重视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加强培养学生能力的观点。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eq\o\ac(○,1)知道什么是机械能,知道物体的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eq\o\ac(○,2)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eq\o\ac(○,3)在具体问题中,判定机械能是否守恒,并能列出机械能守恒的方程式(2)过程与方法:掌握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及得出过程(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实例探究→发现结论→理论推证→总结规律初步应用)与方法(实例探究+演绎推理);经历归纳概括机械能守恒定律条件的过程,会初步应用条件来分析实际过程的机械能是否守恒(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机械能守恒,感悟自然界的守恒思想,体会自然的对称美和谐美3、重点、难点①重点: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推理分析过程,定律的内容及条件②难点:能正确判定研究对象在所经历的过程中机械能是否守恒二、说学情在本节课之前,学生经过了势能、动能定理的学习,已会一些基本模型的建立。(如书中的自由落体运动),而对书中的摆动、抛体运动学生也具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学生一般能较熟练地应用动能定理应用,所以,学生已具有了学习本节课的基础;但处于现阶段的学生尚处于由“形象思维和感性思维”向“抽象思维和理性思维”的一个过渡期。所以在教学各个环节中注意通过学生感兴趣的事例入手,再通过猜、想、分析、实验、推理等手段来处理问题,层层深入。三、说学法1、设计理念:根据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节课的实际情况,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在探究过程中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探索精神、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2、学法指导以自主探究为主,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分析事例发现问题——分析归纳——巩固练习。运用了讨论法、自主合作交流探讨法。四、说教法运用提问法、谈话法、讨论法、直观法、探究法等。对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得出(过程),我采用演示单摆实验(创设情景),发现现象(能达到相同的高度),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定性得出两个最高点的机械能相等,教师再设计问题(对其它的点或其余的实例是否又具有任意性与普遍?),再通过自由落体运动的理论论证和实例验证(物体在光滑斜面上自由下落和振子的运动),进而得出规律。五、说教学过程本节课将从以下几个环节展开教学:创设情境,引入新知-----合作学习,探究新知------内化提高,实际应用------感悟收获,课堂小结------布置作业,巩固升华。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引入新知。导入新课小球是否会碰到鼻尖引导学生观察小球摆回的高度是否与初始位置相同.(“本实验趣味性强,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热情)2.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概念介绍与目标明确)①把动能和势能(包括重HYPERLINK"http://www.czwljyw.com/search.asp?field=Title&keyword=力"力势能、弹性势能)统称为机械能。②本节课就研究动能与势能转化过程中其总和满足什么特点?〈这就是我们本节课我们要研究的问题,同时板书标题〉请分析下面实验中的动能和势能的转化情况.演示实验1小钢球自由下落.(通过实验,发现现象)学生可能举出实例:摆钟的摆锤、大坝泄水发电等.学生分析这些过程中的能量转化.(学生自由回答,其他学生可以补充.教师使用延迟评价,发挥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的作用)哪些力做了功?同学们讨论一下.学生分组讨论后,由各组派代表回答)学生应能得出:结论,教师提出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同学们想一想,动能定理W总=Ek2一Ekl的左边是什么含义?右边又是什么含义?二者相等说明了什么道理?同理,公式WG=EP1一EP2的左边是什么含义?右边又是什么含义?二者相等说明了什么道理?(学生程度不同,认识这一抽象的理论的能力不同.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教师要注意引导,甚至用具体数据表现这一抽象的理论.让学生切实明确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的含义)第二环节:合作学习,探究新知。2.机械能守恒定律(1)推导教师投影如图所示,物体自由落下,在下滑过程中任意选取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