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精品多篇】【导语】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精品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在学习中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并体会发现的快乐,激发学习的兴趣和愿望。2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生字,通过朗读词语、背儿歌,促进学生对语言的积累。3练习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小黑板。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一、我的发现1学生看拼音读字、读词,在词语中认读生字。2辩字形,让学生自己去找出每组中两个字的异同。3组词语,区别每组两个字的意思。4书中的学习小伙伴是用什么方法学会生字的呢?你能帮她告诉大家吗?(形声字声旁识字的方法或熟字减一减的方法。)二、我会认1读准字音。重点指导:翘舌音“支”,后鼻韵“龙”。2扩词练习。学生自己口头扩词,同桌扩词,全班开火车扩词。3改变语境,在不同语境中巩固生字。出示下列词语,学生认读。交朋友交通支路一支笔九龙坡龙头巨龙龙舟要求请求凡人凡是平凡利用利益有利三、我会写1认读其中的字。2引导学生发现每组字的相同点。回忆一下部首木字旁、月字旁、草字头代表的意思。3书中的学习小伙伴还能写出几个这样的字,你也能吗?木字旁:树、林、枝、枫、样、杨、梅、柳月字旁:明、肚、脸、胆、腿、脚、脑草字头:草、花、蓝、苗、苹、苦、荷宝盖头:宝、它、安、完、言、家、定四、日积月累1学生自由读词语,接力读,分小组读,竞赛读。2学生自己选词造句。五、读读背背1教师示范读。2学生自己练习读,启发学生读出丰收时的喜悦。3鼓励学生背诵短诗。4朗读时需注意:轻声:庄稼高粱葡萄一声:黄澄澄红彤彤第二课时一、口语交际1读要求,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2自己找喜欢的小伙伴交谈,说说各自想到什么地方秋游,鼓励意见相同或相近的同学组成小组,小组讨论本次秋游计划。3班长主持全班讨论,各组陈述本组的想法和理由。我们组建议到……,因为……。我们都愿意到……,因为……。因为……,所以我们建议到那里秋游。……,……。4同意意见后,具体商量秋游活动的计划。到那里去做什么?5商量准备工作和秋游活动中的分工。要做哪些准备?6向老师提出建议。秋游到哪里去?干什么?做哪些准备?二、展示台1开展“我眼中的秋天”活动。布置一个展示角,展示孩子们制作的与秋天相关的书签、贺卡和图画。2对积极参与活动的孩子予以表扬,评选优秀作品。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方法和观察顺序来观察人物,并用一段话写出来。2.教育学生要尊敬老师。“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爱。”3.正确使用学过的标点符号。重难点把自己想说的话比较清楚、明白地写出来,正确使用学过的标点符号。乐学善思办法学生畅所欲言,拉近师生关系,为铺垫。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和大家共同上一节课,希望我们合作愉快,首先请欣赏老师带来一首小诗歌。(播放音乐)诗人可以通过诗歌来表达对老师的爱,歌手可以唱歌,那么,我们却可以通过说一说、写一写、画一画来描绘心目中的老师,对吗?今天我们来完成语文七色光六的一写人的《我的老师》。(板书《我的老师》)二、指导1.同学们,谁能说一说,看到这个题目,你首先想到了哪位老师?用一两句话来他(她)。2.生读本次习作要求。(课件打出要求)(1)你的老师长的什么样?提示词:鼻子、眼睛、嘴、皮肤、头型等。(2)你的老师身材怎么样?提示词:高、矮、胖、瘦、苗条等。(3)你的老师喜欢穿什么样的衣服?3.教师指导学生时要注意:抓住人物特点,按照一定顺序。4.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然后汇报交流。5.教师读《我的老师》,和大家共同欣赏。6.教师提示学生文时要加入自己的感情,会使有声有色。7.刚才我们开了一个小小的赛说会,你们个个说的精彩,接下来,你们就拿出笔,把你们说的工工整整写下来,但一定要注意。生齐读:抓住人物特点,按照一定顺序,表达你的情感。三、学生抓住一方面或几方面写下一段话,然后共同欣赏。四、欣赏一名学生读全文,两名学生读片段。五、教师同学们,通过此次课,我们收获了很多知识,同时也写出了很的作品,下节课,我们还是以“我的老师”为题,开一个展览会,希望同学们课后将你的反复朗读,仔细修改。然后展示,好吗?板书设计:抓住人物特点按照一定顺序表达你的情感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篇三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交际中有文明的态度和文明的语言。2、掌握借东西与人交流的语言,礼貌待人,与人友好交流。重难点会使用借东西时的文明语言。乐学善思办法让学生自由组合演、练、说,使学生充分发挥主宰课堂能力。教学流程1、创设情境。老师的粉笔没有了,请一名同学帮忙去向哪位老师借几根。(第一名同学去后没借来)复述借粉笔谈话。2、明确要点:⑴为什么没借来?⑵讨论向别人借东西时应怎样说?3、实践感知。再请一名同学,按讨论好的语言再次试试借粉笔(借回来了),回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