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劳动关系调整工作的基本思路(完整版)实用资料.doc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81 大小:7.1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新时期劳动关系调整工作的基本思路(完整版)实用资料.doc

新时期劳动关系调整工作的基本思路(完整版)实用资料.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7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新时期劳动关系调整工作的基本思路(完整版)实用资料(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完整版实用资料,欢迎下载)新时期劳动关系调整工作的基本思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对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和维护社会稳定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加强劳动关系调整工作是协调劳动关系双方利益,维护双方特别是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是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措施,已经引起各级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其地位和作用将越来越突出。一、劳动关系调整工作面临的形势自1995年《劳动法》实施以来,劳动关系发生了深刻而巨大的变化,劳动关系多元化、市场化的格局基本形成并逐步占居了主导地位,劳动关系的发展变化给劳动工资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变化之一:国有企业为主体的劳动关系向多元化的劳动关系转变。伴随国有资本在竞争领域的退出和非公经济的大力发展,我市职工队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截止到2004年底,国有企业职工人数由1995年的236.7万人,减少为97.9万人,净减138.8万人,减少了58.4%;集体企业职工人数由1995年的69.6万人,减少为25.8万人,净减43.8万人,减少了62.93%;1995年国有和集体企业职工占职工总数的88.25%,至2004年度仅占职工总数的31.42%。而非公企业职工人数由1995年的40.8%万人,增加到270万人,增加了6.6倍,占职工总数的68.58%。非公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劳动关系多元化的形成。变化之二:劳动者和企业由国家统一的利益共同体转变为两个相互独立的利益群体,并有各自利益要求,由于各自不同的利益而存在着明确的利益矛盾,且矛盾逐步显现化。据市委信访办统计,从2003年至2005年1月在全市十大社会矛盾中按数量排序,因劳动争议及工资福利问题到市委上访的排在第二位,且都有明确的利益诉求;今年一季度劳动仲裁受理5066件劳动争议案件,上升61.85%,其中工资争议2791件,占55.1%,且同期上升了66.73%;经济补偿和赔偿争议1345件,占26.6%,上升了75.13%;保险福利541件,占10.7%,上升了29.4;利益冲突已占争议总量的92.3%,劳动关系中的利益矛盾进一步显现化。变化之三:劳资力量对比失衡。由于劳动力供大于求和工会组织不健全,使劳动者的弱势地位越来越显现,劳动者没有什么力量和能力与资本持有者进行谈判。特别是在中小型的非公企业中劳动者权益更难以保障,劳资矛盾日益突出,从近两年劳动仲裁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情况看,2003年非公企业劳动争议案件占案件总数的79.56%,2004年占80.73%,而且企业侵害或部分侵害劳动者权益的案件达66%,对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产生了严重影响。变化之四:市场化的劳动关系强化了法制,排斥和弱化了政府的行政管理,我们原有的调整劳动关系手段逐渐地与之不相适应了,特别是工资工作,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我们的管理内容、对象、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由工资计划指标管理向总量调控转变,又由总量调控逐步向集体协商转变;由国有企业管理者向社会管理者转变,由微观管理向宏观调控转变。在管理体制的转变过程中,调整劳动关系工作的滞后性日益显现,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的不适应。劳动关系市场化、多元化给劳动关系调整工作带来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一是中小型非公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偏低甚至下降,从全市规范一条街的初期情况调查,私营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仅为64.3%;股份联营企业75.52%;个体户22.7%;平均签订率为69.2%。在劳动争议案件中不签订劳动合同的占到41%。没有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从建立之初就埋下不稳定、不和谐的隐患。二是劳动合同短期化的问题十分突出,从2004年续订劳动合同的8.35万城镇职工看,其中续订一年期以下的职工占58.5%;1至3年期限的职工占32.3%;期限在三年以下的达到了90.8%。劳动合同的短期化是造成劳动关系不稳定的因素之一。三是直辖市劳动关系的重要形式——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远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非公企业的职工占职工总数的68.58%,而实行集体合同的非公企业只占实行集体合同企业总数的19.6%,多数非公企业难以对立集体协商机制;从签订集体合同情况看,多数内容空泛,不能起到协调劳动关系的作用。四是企业拖欠或克扣职工工资,特别是建筑业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十分突出,严重侵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五是企业工资分配关系尚未理顺,影响劳动关系的和谐与稳定。据统计局反映,2003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5万元,有37.8%的职工在平均工资之上,享有64.4%的工资总额,人均工资为4.3万元;有62.2%的职工在平均工资之下,享有35.6%的工资总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