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唐五代词研究论文综述.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62KB 金币:18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精品文档)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唐五代词研究论文综述.doc

(精品文档)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唐五代词研究论文综述.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8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二○○三年第二期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唐五代词研究论文综述潘殊闲(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成都610062)摘要: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唐五代词研究空前繁荣。本文选取这一时期已发表的研究论文作为切入点,对这12年来的唐五代词研究论文情况进行总体回顾。在一般性的数量统计的基础上,着重对这十年的研究特色,如研究的总体趋势、理论创新、热点与重点等进行客观梳理和描述,以期有助于今后的唐五代词研究。关键词:唐五代词;研究论文;综述中图分类号:I206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2603(2003)0220074204收稿日期:2003202220作者简介:潘殊闲(1965—),男,四川眉山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系博士研究生。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进入快车道,国泰民安,九州呈祥。与之同步,作为中国词学研究重要一隅的唐五代词研究也出现了空前的繁荣。本文以这一时期(1990-2001)已发表的研究论文(包括报刊发表论文和出版的论文集,不涉及专著)为对象,对唐五代词的研究论文情况进行客观概述,希望有助于今后的唐五代词研究。一这一时期唐五代词研究论文的空前繁荣可以从数量和质量两方面得到较为直观的把握:一是论文的数量有了大量的增加。这12年共发表有关唐五代词论文(含唐宋词合论和敦煌曲子词研究)450余篇,比上一时期(指改革开放之后至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增加200多篇。无论是单个的作家作品研究还是有关宏观问题的探讨,论文数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二是发表论文的作者人数明显增加。这一时期共有260多位研究人员发表论文,较上时期增加100余人。不仅如此,还涌现了一批在唐五代词研究领域用力颇勤、收获颇丰、影响较大的学者,显示出唐五代词研究的新气象和新成就。三是大大拓宽了研究的领域,深化了研究的层次。上个时期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前的几十年,唐五代词研究大多还停留在作家生平以及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的一般阐释和探讨上,而对作品表现出的作者的心理、审美情趣、文化内涵等却鲜有触及或浅尝辄止,未能深入挖掘。不仅如此,此前的唐五代词研究对单个的作家作品研究较多,一般性的赏析文章较多,而对涉及整个唐五代词乃至整个后世的词体创作等的大问题,如唐五代词的风格流派、地域特色、历史价值、词史地位及与后世词的传承关系等则用力较少,自然研究的深度就有限。而这十年的唐五代词研究则在这些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可以这么说,从总体而言,这一时期的唐五代词研究论文的质量较之过去有了明显的提高,并且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二纵观这一时期的唐五代词研究,可以发现它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尤其是和过去的研究相比。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加强了宏观性或偏宏观性问题的研究,这是这一时期唐五代词研究的一个十分突出的特色或者说是发展趋势。比如,有关唐五代词的总论,这一时期发表的论文多达50余篇,而上一时期只有20多篇。关于唐宋词的合论,这一时47期共发表90余篇论文,而上一时期则只有30余篇。关于《花间集》、花间词及花间派的研究,这一时期有论文60余篇,而上一时期只有20多篇。其他关于词的起源、南唐词等问题的研究论文都比上一个时期为多。值得特别一提的是关于唐五代词史(连带唐宋词史及整个中国词史)的建构问题,尽管发表的论文数量还很少,有的是在论文中附带提及,但与过去相比毕竟有了明显的突破,已显露出学者们在微观研究和作家研究的基础上开始系统研究、词史研究的发展趋势。其次,在个体词人研究方面成就卓著,既有深化提高更有开拓创新。这一时期唐五代词研究论文中单独设论的词人有十四家,分别是李煜、温庭筠、韦庄、冯延巳、李、李、孙光宪、刘禹锡、和凝、鹿虔、白居易、张志和、韩、薛昭蕴,和上一个时则基本相同。热点研究的词人仍然是李煜、温庭筠、韦庄和冯延巳,与上一个时期的排序一致。而其中犹以李煜为最热,共发表论文80余篇,比上一时期增加近四成。值得特别一提的是波斯裔词人李在这一时期受到人们的关注,共发表专题论文10余篇,而上一时期不足5篇。大家在继续重视词人生平、思想、艺术特色的一般性研究的同时,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词人所处的时代文化背景的研究上、投入到同一时期与不同时期、同一地域与不同地域、同一流派与不同流派的词人之间以及词人与其他相关人员之间的比较研究上,投入到词人作品本身的艺术魅力、文化内涵、美学意蕴、心理构架、历史地理的探寻上,取得了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