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滴水里的阳光.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一滴水里的阳光.doc

一滴水里的阳光.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一滴水里的阳光宁夏吴忠第一中学杨冬梅生活中并非缺少美,而是缺少美的发现:许多事都和我们擦肩而过,但在不经意间又会留下许多伤害和遗憾。而让每一个生命都能健康向上,让每一朵花都有绽放的机会,乃是我们每个教师的心愿。那么我们就应该正确面对学生,从一点一滴做起。那小手一直在我心里举着下班回家路上,两个学生的谈话,引起了我的注意。一个说:“从今天起,课堂上我再也不举手回答问题了。”另一个问:“为啥啊?”“太伤我自尊了!每次举手,老师都不叫我,手都举累了!”“是老师没看到吧,你把手举高点不就行了!”“才不是呢。谁让坐在后排呢,还是个角落……”他们接下去还谈论什么,我没有听清楚,但就刚才仅仅听到的几句对话,竟让我无语。许久回不过神来。是啊,作为老师,课堂上的提问,也许多半是随口点到的,没有多想。前排的同学近水楼台先得月,被老师青睐,关注的多些。而往后的同学,被提问的机会就少些,甚至有的学生一学期下来也只有过被提问一两次。有人问:课堂上每个学生被提问的机会是均等的吗?按照理论上说是成立的。现在不是在提倡平等,尽量给予学生均等的机会吗?但实际上,能得到关注的寥寥无几。能得到回答问题机会的总是那些优等生,好像问题就是为他们而设,等他们来解答。学困生呢,只好待在角落里,眼巴巴地看着别人尽情表现,而自己只能默默无闻地充当观众。即使再努力,也还是徘徊在提问者之外,很少得到问津。我们是不是考虑过:那些不能被提问的学生他们会是一种什么心情呢?思绪不由的回到前段时间的听课上。也许是坐在后排听课的缘故吧,我注意到后排左边,有一个小男孩,每次老师提出问题,他都积极举手,眼里流露出的是渴望。渴望老师能提到他,给他表现的机会。结果很遗憾,每次老师目光只是略微扫一下,也许在他身上曾停留过一秒半秒,最后还是聚焦在前排那几个学生身上。他的手多次快速地举起,有多次无奈地放下。等到进行课题总结的时候,男孩最后一次举起右手时,似乎很无力的样子,听到老师说“这节课就到这里”,他的眼里流出了失望。那节课,小男孩的右手一直在我心里举着,他那渴望的眼神,一直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或许他的确不是一个优秀生,老师担心他回答有差错,会影响整节课的效果。但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却是无言的伤害。稚嫩的心灵为此蒙上阴影,会逐渐失去自尊和自信。因此我认为,每位有责任感的教师都应该自我反思一下,平时是否冷落过坐在角落的学生?不要以为他们靠边靠后,就没有进取心。当然,也许他们的确不够聪明,学业不够优秀,但他们内心深处仍有渴望,仍然憧憬着美好的未来。所以我们有责任呵护他们心中的梦想,让每一棵幼苗都能茁壮成长,让每一朵花都有绽放的机会。“凭什么不让我捐?我偏要捐!”一个叫马天龙的学生引起了我的关注。他性情孤僻,沉默寡言。平时无论上课还是下课,总是郁郁寡欢,似有满腹惆怅。通过多方了解得知。她的母亲生他时难产而死,其父悲痛欲绝,患了精神分裂症,长年在外流浪。可怜的他只好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生活。了解到事情的真相后,我对他充满了怜爱,决心尽己所能,给他以关怀和帮助。一天班上同学响应教育局团委号召,给外校一位患白血病的老师捐款。考虑到它的特殊情况,我慢么踱到他身边,轻声的建议“你情况特殊,就别捐了吧!”“是啊,你就不要捐了,我们多捐点就行了!”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谁知,他竟噙着泪水,大声嚷道:“凭什么不让我捐?我偏要捐!”说完将一小叠皱巴巴的毛票往班长面前一扔,便冲出教室……我只想着他是一个可怜的孩子,必须给予特殊的关爱,却忽略了对他的尊重。母亲的早逝,父亲的出走,使他变得郁郁寡欢,性情孤独,他希望能像同龄人那样获得爱,更希望自己能像同龄人那样奉献爱。不让他捐款,虽是出于对他的关怀,最终却触动了他那敏感而又脆弱的心,使他产生深深地自卑感。他自然会情绪激动,并愤然冲出教室。尊重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相信绝大多数教师都是爱学生的,但爱绝不是简单的给予,他更需要平等对待的尊重啊!那么,怎样才能避免或消除上述问题呢?这就要求我们做教师的平时要加强自己的修养,为人师表,表里如一,言行一致。但是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如果不慎说话不恰当,做事不得体,引起学生的误会,怎么办呢?那就要及时诚恳地与学生沟通,向学生道歉,使学生感知到老师的诚意和对他们的尊重,那样,老师威信不但不会受到损害,还会在学生心目中称为知错能改的好榜样。另外要主动热情地与学生交往,把自己置身于学生之中,经常和学生交流思想,缩小距离,拉近师生关系,便于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最后,做为一名教师,还要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策略,教育方法,钻研教材,提升自己的业务素养,游刃有余地应对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提高自己在学生中的威信,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使师生关系不断趋向和谐,使学生身心健康地成长。我相信:如果我们保持良好的心态,用爱心去关注每一个孩子,每一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