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平衡与协调的尝试教学——前滚翻起立,接球一、导言教师的教育意识和教育观念需要进一步提升,《体育与健康》课程要求我们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并根据学生的心理和生理,采用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全课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设想通过教师适当点拨让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掌握浅易的知识和学会简单的技术技能,寓教于活动中,寓乐于教学之中,发展学生的基本活动能力和健康发展的个性。“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不仅要让学生学到一定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而且要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培养适应未来“学习化社会”要求的一代新人。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对提高小学体育教学和培养学生创造个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早在几年前,我校体育教研组就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并已初步形成了自主学习,努力创新的教育教学方式。二、问题的提出在实施新课标以来,我校遇到的许多问题,如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个性的欠缺,在课堂教学中,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大,,唯命是从,普遍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和课堂目标在理解上有一定的出入。教师难以调动中、高年级学生的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热情,课堂气氛也受到一定的影响,,换句话来说,就是现实不如想象中的好。教师设计的教学思路,往往会由于某种因素不能实现。三、教学策略(一)、教学设计:1、教学流程图:教学常规——小组尝试——展示动作——教师讲解、示范——前滚翻起立、接球——游戏——师生评课。2、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的巩固和提高前滚翻的技术。※发展身体的柔韧性,平衡感觉和协调灵敏等素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和集体主义精神。(二)、教学组织与方法:教师是指导者、参与者;学生是探索者、求知者;师生互动,共同学习。(三)、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辅以音乐,以提高、协调课堂气氛。四、教学实录(一)、准备部分1、体委整队、师生问好、报告人数、检查服装。2、宣布课的内容和任务。3、慢跑,徒手操,专项准备活动。(二)、基本部分1、技巧:前滚翻起立,接球。练习方式:①学生自主尝试,前滚翻动作。(启发、鼓励、引导学生进行练习,提出保护与帮助的方法。)②学生展示动作。(指定学生演示动作。)③、提出团紧身的要求:小腿紧靠大腿,大腿紧靠腹部,下颚紧靠胸口的“三个紧靠”。(教师做分解和完整动作示范。)④、前滚翻起立,接球。(教师给学生及时进行引导并纠正。教师参与并指导学生进行。)2、游戏:单脚跳接力。游戏规则:①、教师讲解游戏规则:起跳前必须站在起跳线后不得踏线。②、发出信号后才能起跳,其余人击掌后才能起跳。③、学生游戏,教师评定游戏的胜负。(三)、结束部分1、集合,放松运动2、师生讲评,鼓励先进。五、效果分析1、教师的教学思路是正确的,课堂的设计较好。由于教师事先分好了练习的小组,同学们在一开始都能有序地进行练习,但由于在第一次课时没有很好地说明练习的方法与前滚翻的动作要领,再加上开始时没有强调小组长的作用,所以,在练习的后半段,次序显得有点凌乱。在教师上第二次课时,这里略做修改:教师在学生练习之前就对前滚翻做个简要的说明,并在每个练习小组指定一小组长,这样,课堂的次序就有了很大的改变:如在练习的过程中,同学们相互鼓励,相互帮助的现象明显增加,所以,练习的效果比前一次课要好很多。2、部分学生能在课堂中充分与同伴合作,大家在课堂中相互帮助,为了能更好地完成动作,大家相互学习,相互关心、爱护、指正,这样一来增进友谊;二来对本节课内容学的更精,更牢;三来也锻炼了同学们独立学习的能力。3、充分展示自己,对自己在课堂中的发挥表现觉得满意,表示自己在课后还会进行这样的练习。(达到了体育教学的最终目的:教会学生自己独立进行正确的体育锻炼)4、进行了一节课后,同学们对前滚翻的动作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动作的质量也有了明显的改进。为了能更好地完成下一个衔接的动作,学生对前面的动作更加积极练习,力求做的最好。5、最后,在进行前滚翻起立,接球的动作时,由于教师没有很好地安排学生传、接球的人员,所以在第一节课的时候这一环节有点乱。六、教学反思1、角色的转换教学过程应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在研究的过程中,教师以“知识的传播者”到“求知的指导者”,从“话语权的垄断者”到“话语权的分享者”。学生也从“知识的接受者”、“学习的被动者”转化为“知识的探究者”、“学习的主动者”。换句话说,教师既是课堂的组织者、指导者,又是课堂的参与者,所以,教师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基础上,应更进一步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营造更好的学习氛围,练习过程中,教师在组织学生的同时自己也参与到他们当中,与他们一起学习,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