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0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教学设计.doc

《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教学设计.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教学设计长阳实验小学李绍华教学内容:北师大版课本P45《探索与发现(二)》教学目标:1、通过探索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探索过程和方法。2、通过探索活动,使学生发现乘法结合律,并能用字母表示。3、使学生会对一些乘法算式进行简便计算。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授。1、谈话导入。师:同学们玩过玩具积木吗?你会用积木搭些什么?老师也用小正方体积木搭了一个立体图形。想看看吗?课件出示书上的情境图。师:你能看出老师搭的是什么形状吗?生1:正方体。生2:不对,是长方体。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师:你们观察得真仔细,这可是一个好习惯。今天这节课,让我们一起仔细观察,进行“探索与发现”。(出示课题)师:看着这幅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生:一共用了几个小正方体?师:你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吗?生:我可以计算出来。2、师:请同学们先自己在草稿本上列式计算一下,然后在小组内交流方法。交流答案:一共有60个小正方体。师:你是怎样算的?生汇报算法。课件演示配合学生的方法。可能出现的算法有:4×5×34×(5×3)3×5×43×(5×4)3×4×5师将学生的多种算法板书在黑板上。并形成3×5×4=3×(5×4)。师:观察这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生可能说到:所有因数都是3、5、4;积相等;都用乘法计算;但运算顺序不同。师:谁能把刚才几位同学发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总结起来说一说?3、师:任意三个数连乘,改变运算顺序,积都不会变吗?我们来找出三个数,算算看。先独立举例子,再在小组内交流,说说想法。为了节省时间,遇到较大的数可以借用计算器。生汇报列举的等式。先展示,再板书。4、师:刚才大家列举了那么多的算式,三个数相乘虽然运算顺序变了,但结果怎样?师:同学们来观察这些算式,你能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这些等式的共同点吗?生回答。师:其实刚才大家说的共同点总结起来,就是数学中的乘法结合律。师:如果用a、b、c三个字母分别表示这三个数,你能写出乘法结合律吗?学生口头用字母表示出乘法结合律。5、师:同学们真聪明!请回想一下,我们是怎样发现乘法结合律的?师:老师把你们说的表示出来就是“发现问题——举例验证——概括规律”。以后,我们可以用这样的方法去发现更多的规律。二、知识运用。1、下面让我们轻松一下。课件出示:运用运算定律填空。35×2×5=35×(2×)(50×125)×8=50×(×8)[60×25)×4第3题,你打算怎么做?生:先算25×4,再用100去乘60。师:为什么这样算?生:这样做可以使计算更简便。2、师:说得很好。运用乘法结合律,能使有些算式计算起来更加简便。想自己来试试吗?课件出示:42×125×838×25×4做完后再出示:25×38×4师:这道题你会怎么做?你是怎样想的?师引导到38和4的位置交换了,但积没有变。师: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你能举几个这样的例子吗?生举例。师:同学们观察这些等式,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师:其实这也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运算定律。你猜它会叫什么名字呢?你能用字母表示出乘法交换律吗?板书:a×b=b×a,叫做乘法交换律。3、师:下面我们来比比谁的眼睛最亮!课件出示:(125×5)×8=(×)×5(3×4)×5×6=(×)×(×)生先填空再说说是怎样想的。4、师:有些乘法算式同时用上乘法结合律和乘法交换律能使计算简便。想试一试吗?课件出示:25×17×4(25×125)×(8×4)38×125×8×3学生独立完成,再板演,说说想法。三、解决问题。学校的观众席在北一二区,每排有125个座位,一共有16排,北一二区一共能容纳多少观众?列式解答,使用简便方法。125×16四、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