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罐和铁罐教案.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88 大小:65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陶罐和铁罐教案.docx

陶罐和铁罐教案.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7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陶罐和铁罐教案陶罐和铁罐教案范文(通用5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陶罐和铁罐教案范文(通用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陶罐和铁罐教案1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8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3、基本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寓言蕴含的道理。思想教育:相互尊重对方特长、和睦共事。教学重点(一)理解课文内容,学会全面地看问题,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二)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学难点:使学生懂得,要学会全面地看问题,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教学准备:有关图片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概内容,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三)再读课文,理清层次,给课文分段。1.小声读全文:本文是一则寓言故事,这则寓言说的是陶罐和铁罐之间的一件什么事?让学生认真地读,边读边思考,只要搞清楚写的是件什么事,那么对分段就有所启示。并且也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2.指名汇报。本文写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看不起陶罐,经常奚落陶罐,埋在地下多年之后,陶罐仍然光洁如新,而铁罐却氧化不存在了。3.分段。课文哪部分是写铁罐经常奚落陶罐?哪部分是写两个罐埋在地下之后的情况呢?(四)细读课文。1.细读第一段。(1)提示:①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②它为什么看不起陶罐?③陶罐的态度是怎样的?要求带着以上三个思考题,细读第一段,联系上下文理解每句话的意思,把你理解到的,通过朗读表达出来。(2)同学之间互相读课文,读自己的理解。(3)指名读。在汇报过程中,要指名学生朗读,要读出铁罐那种傲慢,不讲理的语气,读出陶罐那种自尊、善良、和蔼的语气。老师适当范读。本课是阅读课文,内容容易理解,要让学生自己去悟,只要读出了语气,说明就已经读懂了。(4)归纳段落大意:根据前两课总结的方法:写人的文章,用“谁,干什么,怎么样”的句式归纳段意。写事的文章,用“谁,干什么”的句式来归纳段意。本文是寓言,把铁罐和陶罐拟人化。本段段意是:铁罐看不起陶罐,并且经常奚落陶罐。2.细读第二段:想:多少年之后(当铁罐和陶罐埋在地下)两个罐发生什么变化?(1)用以上学习第一段的'方法学习这段。(2)出示句子:“谢谢你们!”……“我的兄弟铁罐就在我旁边,请你们把它掘出来吧,它一定闷得够受了。”从这句话看出什么?虽然铁罐看不起陶罐,并且还经常奚落陶罐,但是陶罐不和铁罐计较,它很善良,对铁罐很友好。我们要向陶罐学习,宽厚待人。(3)归纳第二段的段意。让学生自己归纳,小组汇报,最后指名回答。段意:许多年过去了,埋在地下的陶罐完好如初,而铁罐却氧化不存在了。(五)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想: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利用分角色朗读的方法,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读出两种罐的不同语气。(六)讨论寓意。1.自己默读全文,想想寓意。2.小组讨论寓意,即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3.指名汇报。这则寓言告诉我们:每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七)学习了这课你有什么体会。可以结合自己和周围的人和事谈体会。陶罐和铁罐教案2【设计理念】注重教学目标的发展性,有具体可测的知识能力目标。不使其空泛和随意;更关心过程和方法,主要体现在动态生成的师生互动对话上;对情感态度价值观而言,充分考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变化,对人对社会态度的提升,为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打下基础。凸显设计的开放性,突出时空的弹性化设计。学生的学习是丰富多彩的,课堂上丰富性、多变性、复杂性和不可预测性的因素很多,减少“刚性”设计,重视将课堂上信息的灵活处理和过程的及时调整。启迪学生感悟的独特性,为学生的创造开辟空间。不必对任何探索都设置一个统一的标准,唯一的答案和划一的方式,教师要善于选择或截取一个典型的材料,引导学生从不同侧面与角度去感受、领悟,通过多种手段合成,让学生体验到创造的乐趣与成就感。【设计特色】读写结合,注重创造思维的培养。通过“一议二读三品四改”的教学流程,体现“以情励学,以趣激学,调动参与,启迪创造,注重内化,求精求活”的教学风格。“互动、生成,训练,创造”,在全新的理念指导下,体现鲜明的教学特色。【教学目标】1.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朗读及形体动作演绎故事;2.读懂课文内容,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3.将《陶罐和铁罐》这则寓言改写,逆向表达,使陶罐和铁罐品行互换,变成《铁罐与陶罐》。【流程预设】课前预热:找一找生活中的许多不同之处,能简要说出不同人物(或场合)的长处和短处。一、议,陶罐和铁罐的长处与短处1、大屏幕出示生活中陶罐和铁罐的`图片,讨论它们的用途;2、如果让你选择一种装东西,你会选择哪一种呢?为什么?3、师结合学生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