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大学生道德信仰缺失,法律应何去何从?引言:法制建设的今天,各种新型犯罪现象层出不穷,“富二代”超车撞人令人愤慨,“官二代”草菅人命令人发指,且越来越多的令人汗颜的事情发生在所谓接受了高等教育的大学生身上!那么,这些又是基于什么原因呢?这与我们的法律又有什么潜在的联系?本文将深入探讨背后隐藏的原理,希其中部分合理有效的建议可以发挥适当的作用,引起大众的深思。可以预见的是,如何建设校园良好文化,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解决大学生的信仰危机问题必将成为国家、政府和学校长期研究的主要课题。对于我国法律改革来说,解决青少年犯罪问题,最大化的保护青少年人利益更是显得任重而道远。关键词:大学生道德信仰缺失法律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渗透着大学生的思维,社会环境变化、经济体制改革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网络的迅速发展更是给年轻一代带来巨大的冲击。此外,当前许多高校在学生道德教育方面存在着教条、机械与空洞说教的弊端。而相应的,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当代大学生作为高素质群体,只有德才兼备,才能在社会上立足。由于以上的种种原因,当代部分大学生在思想道德方面出现了缺失。因而,大学校园里频频出现与我国法治理念要求不相符合的行为,例如打架斗殴、考试作弊、异性交往失范、社会生活与人际交往中诚信缺失等等。这些都是导致校园犯罪事件发生的原因,同时也加速了我国青年犯罪率的提升。校园,本应最纯洁的净土,却因为这些潜在的不良因素的日渐发展而变得令人堪忧。大学生们纯洁的心在这样的条件下也变得异常的不安和躁动。理所当然的,校园斗殴事件发生了,校园盗窃事件发生了,就连校园强奸等性质恶劣的暴力事件也应运而生了!这些行为,轻则触犯人们的道德底线,重则触犯我国刑法和相关法律法规,严重影响校园秩序和社会安定,更让我国大学生的集体形象严重受损。因而,在各种事件的冲击之下,大学生成了国家预防犯罪的主要针对对象,成了人们心中的“高智商、低素质”群体,在国家和人们心中的形象大打折扣。那么,到底是什么让这一切变得如此“不可理喻”呢?究根到底,是部分大学生们道德信仰的严重缺失导演着这一出出的悲剧。没有固定的价值体系,没有良好的道德追求,没有完善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大学生们的精神生活日益空虚,行为日益脱轨,相互间交往日益失范,各种违反道德和法律法规的行为不断产生且形式日趋多样化。道德和法律是规范社会行为、稳固社会秩序、协调社会关系的两种不同的社会范畴,两者存在着重要区别,但却是殊途同归的,为的都是社会良好秩序的最终确立。有人说:“法律是强制的道德,道德是自觉的法律”。因此,只有注重道德建设才有可能更好地谈法治建设。相应的,大学是连接年青人与社会的重要纽带之一,因此,只有在大学里搞好道德建设,才有可能从根本上防止青年犯罪率和学生犯罪率的不断提升。信仰缺失昭示着道德沦丧,道德信仰缺失意味着一个民族的精神灭亡。道德教育是一项高尚而富有魅力的事业,同时也是一项令无数实践工作者和理论研究者头痛的极其艰难的事业。然而,提高大学生道德素质,解决大学生的信仰危机仍是我国思想道德建设不断在做的事情。例如开设思想道德教育课程、开展各种丰富学生精神生活的课余活动、在学生群体中贯彻“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等等。那么,在提高大学生道德素质,解决大学生们缺乏信仰的问题的基础上,我国法律又应当何去何从呢?“无为而治”的老子思想显然是与我国的法制建设步伐不相符合的。关于校园伤害事件,我国曾制定了《学生校园意外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对学校和学生的权利、义务作了规定。然而,这些规定大多都只针对负相对刑事责任的未成年人群体。而大学生作为具备完全刑事责任能力的群体,理论上说其行为应当受我国刑法一般规定的制约。然而,大学生毕竟只是校园里的初生牛犊,既不熟悉社会生活的基本规律,也不知道外面世界的凶险奸恶,对其采取特别保护措施也是情有可原的。因此,我国教育部于2005年制定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相应的对大学生的权利进行了保护。此外,我国还制定了各种条例对大学生的权利进行了保护。令人争议的是,作为成年人的大学生,这一群体是否该享受法律的特殊眷顾呢?即我国法律是否应对大学生宽容点呢?对于这一问题,没有人可以给出标准的答案,然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真实案件的处理中,这也是不变的原则。例如,在2010年的药家鑫案件中,犯故意杀人罪的药家鑫依旧被判死刑,。而在2004年震惊中国的马加爵事件中,即便那感动亿万中国人的忏悔书红遍了互联网络,犯罪人也还是得到了他在法律上所应有的惩罚。可见,即便法律不外乎人情,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也是不会改变的,对于大学生犯罪也一样。作为接受了高等教育的人才,大学生群体的犯罪的确让人心寒,然而,基于我国的基本国情,立即制定一部完全适用于在校大学生的法律法规是不现